阅读历史 |

第332章 文明的偶然性(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一场全新的太空竞赛,

必要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昔日霸主和新兴霸主的较量已经公然的搬到了明面上,

哪怕这既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太空奇观,也要硬着头皮给完成。

因为这场竞赛的观众是全人类,

而竞赛的胜负,背后的政治隐喻要比这场竞赛本身重大的多。

顾然道:“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大家应该都认为我们似乎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毕竟在工业领域的领先,并不代表在太空探索上的领先。”

“这个担心也理所应当,毕竟人类的发展范式自从文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按部就班了循规蹈矩了数万年。”

“积累经验,然后从混沌中摸索出一条道路,然后继续积累,继续前行。”

“既然大家都享受过义务教育,那我问一个问题。”

“如果把伽利略和牛顿经典力学之前的物理学称之为古典物理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课本中,古典物理学的内容占比是多少?”

面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观众们很快便回忆了起来。

【亚里士多德好像有吧?】

【亚里士多德好像是在历史书上出现的,物理没有。】

【阿基米德好像是有的,我记得有个小故事,说是他帮国王测量皇冠的重量。】

【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开普勒啊!】

【开普勒算是经典物理学范畴里的人了,好像是和伽利略一个时代的。】

【有印象的应该就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了,亚里士多德好像只是提了一嘴。】

顾然看着弹幕,说道:“物理学史将物理学发展分为了几个阶段,从文明最初诞生的远古到公元五世纪,称之为古代史时期,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为中世纪时期,十六十七世纪为经典物理学出现的科技革命时期。”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古代以及中世纪时期出现在物理课本上的名字只有五个,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欧几里得、托勒密和毕达哥拉斯。”

“如果把文明的节点定义为公元前三千五百年最早的城市出现的话,那古代以及中世纪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时间。”

“如果把文明的节点定义在公元前一万年人类开启农耕文明的话,那就占据了百分之九十六的时间。”

“是的,老祖宗们折腾了几千年,却还不如科技革命两百年的牛牛一毛。”

“而科技革命两百年的进步,同样也不如二十世纪初期电气革命的万分之一。”

“但如果我由此得出文明的进步是呈指数增长、物理学革命的间隔会越来越短且效果越来越猛烈、新的物理学革命已经开始并即将成熟的结论,”

“我知道大家大概率还是不会认同的。”

“所幸,我也并不打算这么说。”

“为了让大家更加意识到文明的偶然性和巧合性,”

“我想换个角度解释文明的发展,”

“抛开刚才说的物理学史,我们换一个角度来重新俯瞰整个人类文明。”

“在这漫长的光阴中,人类到目前为止本质上只经历过两次文明飞升。”

“第一次,人类发现并学会了利用火。”

“第二次,人类发现并学会了利用电。”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虽然有突变,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从托勒密到开普勒……不可避免的,这是有明显的演化脉络在的。”

“但火和电则不同。”

“他们完全是偶然和巧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