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7章 混一顿(2 / 2)

加入书签

大周的学校称为学宫,而不是什么小学,中学。

大周有小学和大学。

是各个学宫的科目分类。

小学是文字,音律教学。

大学是诗书礼乐。

不过,没有中学一说。

在冯关他们看来,应该是学科分类。

其实忠烈城的小学中学,和大周教学中的小学大学是差不多的。

“殿下让大家去吃点东西。”

“说是很多人没吃早饭。”

车队最前的侍卫,跑到冯关他们这里来传讯。

冯关愣了一下。

早上的时候,他倒是吃了吃食的。

然而他通知的亲友,只怕来不及。

毕竟要从京都周遭赶过来。

一早要入城,最多买点东西垫一垫。

很多人家境不好,自然是舍不得买早餐。

在大周,其实很多家庭,都是一日两顿。

早上有时候不一定吃东西。

稍微有条件的,是弄两个馍馍,亦或是野菜饼垫一垫。

这是大部分普通大周百姓的日常。

这次一起跟来的亲友。

虽然收到消息,说是有什么事情要做,会有一些入仕的安排。

相当于亲戚介绍工作。

但具体如何,大家也不了解。

过来混混,其实也想着能混一顿饭。

毕竟,虽说冯关他们这些帝党是群小卡拉米。

可是在亲友面前,他们可都是身份体面的京官。

能跟着混混,自然是大好处。

这不,还真让他们混到了。

冯关也没有料到。

秦布衣会关注到这个。

自入城之后。

众人都是随着马车步行。

要坐马车也是可以。

让他们入忠烈城,主要是让他们参观,考核他们,安排他们工作。

这都是软人质。

冯关未来是封疆大吏。

他的亲友只有被安排在眼皮底下,这才安心。

秦布衣也在注意这群人。

不过,看到几个小孩儿,可怜兮兮的嚷着肚子饿的时候。

秦布衣有些无奈。

一两个饿就算了。

这拖家带口的,有些人营养不良。

显然是家境没那么好。

秦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

这不请大家吃顿饭。

冯关入城以来,一直在观察忠烈城。

秦布衣告诉他。

这一路,多看。

未来去了滇州,他要建造一座西南最繁华的大城。

所以,冯关看的比其他人更加仔细。

这城里,不像其他城。

哪怕是京都,都会看到流民乞儿贬低。

然而这里,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笑。

脸上不是那种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状态。

大家都是富足之态。

冯关很是不解。

难道是将流民乞儿都赶跑了。

可这样做的话,道德层面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冯关自然不知道。

忠烈城,是大周,亦或者说,是当世最富庶的城市。

这里的百姓,都是老卒家眷,亦或是亲友。

他们都是为秦布衣做事。

家里只要能够劳动,在秦布衣手下做事。

不说大富大贵,日常吃点肉食,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这待遇,很多官员都比不了。

冯关的眼睛,认真的看着。

一行四五百人,跟着秦布衣的护卫队,前往了忠烈学宫。

学宫分为小学,中学。

正如冯关所想的那样,应该是种类分别。

只是,他所理解的种类,并非是现实那般。

秦布衣的学宫,和后世的学校差不多。

当然也会符合当代国情,稍微改了改。

不过,总的说来。

文科方面占比极小。

读书识字,加上一些历史,和一些经典课文,仅此而已。

其他都是理工科的学习。

了解这个世界,数理化之类的。

其实最重要的是工程实践。

土木老哥专业,化工冶炼专业。

这是大周未来的热门行业。

每个时代,有时代的热门。

如今的大周也不例外。

冯关他们,被带到了学校食堂。

食堂里,有不少学生在吃饭。

秦布衣让人安排了一下。

煮点面食,忌惮,咸鱼海带汤,烙饼,这都是简单迅捷的。

众人进入学校,是从后门进入的。

倒是没看到学宫的气派。

只看到不少三层楼房。

能够听到一些郎朗读书声。

冯关很好奇,是想去看看。

不过,亲友团很多人都饿着肚子。

激动着想吃喝些东西。

大家也都团队行动。

进入食堂。

整齐的座椅板凳,让人耳目一新。

朝廷工部里的匠人,工人。

一同用餐时,虽然规模庞大,可也不会这般井然有序。

就算是国子监学宫里,也不是这般。

而在打饭的窗口前。

饶是冯关早上吃了一些东西,如今也是食指大动。

各种杂粮,精米,米粥。

杂粮饼,烙面饼,还有肉夹馍。

尤其是看到煮的软烂的肉食放入面饼之中,被分给一些小孩子的时候。

随行之人都在咽口水。

“这里吃东西,要钱吗?”

有人忍不住问道。

肉啊,很多人三五月都没尝过了。

稍微家境好点,一个月也就尝次荤腥。

看到一个小胖子,直接要了三个肉夹馍饼子。

很多人眼睛都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