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1章 远虑近忧(2 / 2)

加入书签

张峰应了声好,随即一夹马腹,与项小满并辔而行,一路向西疾驰。

四人马快,两百里的路,跑到定安时,天色刚刚擦黑。

回了家,项小满径直去了书房,还未进门,就听到房内传来阵阵琴声,悠扬而略带忧伤。

“这么难听……这老头,弹这么忧伤的曲子,难不成还对临行前那番争论耿耿于怀?”他心里想着,眉头不自觉蹙了起来。

推门而入,项谨正坐在琴案前,手指轻轻拨动着琴弦,神情专注。他听到动静,头也没抬,不冷不淡地问了句:“回来了?”

项小满嗯了一声,走到项谨身边,听了片刻,胡乱拨动了几下琴弦,原本低沉凄婉的琴音,乍然响起几声如玉的脆音。

他微微一笑:“您别弹了,听着怪让人感伤的。”

项谨无奈地摇摇头,拍了一下项小满的手,起身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张信纸塞到项小满怀里,而后坐到书案对面的茶桌旁,淡淡说道:“黎州之事,你做得太过决绝。”

“您都知道了?”项小满咂咂嘴,随意打量着信上内容,“我这紧赶慢赶,居然有人比我还快,您身边是不是还隐藏着比影卫更神秘的组织?”

项谨不置可否,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叹道:“手段固然强硬,但过于血腥,难免会让人觉得残忍。你可知如今黎州城内,已有不少学子将你视为洪水猛兽。”

“那又如何?”项小满无所谓地轻哼一声,坐到项谨身旁,拿起水壶倒着水,“杨家之事,不过是敲山震虎,若不让他们知道义军律法的威严,日后还有谁会在意?”

项谨端起茶杯,瞥了徒弟一眼,沉默片刻,轻声问道:“你此去黎州,说是处置杨家,实际上是为了巩固律法?”

“嗯。”

“何时有的这个想法?”

“听常真介绍完杨氏一族的过往后,临时起意。”

项谨微微一笑,喝了口水,感慨道:“此番举动,已与当初那个想要废除人殉的少年,相去甚远……”

项小满愣了一下,继而也轻笑一声,把杯中水一口喝完,随即抹了把嘴,沉声道:“天下之事本就复杂,人亦是如此。当初的我,对权力仅是一知半解,如今既已身在高位,自然要以雷霆手段换一方安宁,若仍像从前那般优柔寡断,只会被这乱世吞的骨头渣子都不剩。”

项谨叹了口气,不再多言,自己的这个宝贝徒弟,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少年,他的心性,正被这乱世打磨得愈发坚韧。

“师父,黎州之事已成定局,您也无需太过忧心。”项小满见项谨不再言语,接着说道,“如今义军势大,各军将领手中兵权渐重,我已将影卫分派到各军之中,以防日后有人心生异念。”

“嗯……你这番安排倒也稳妥。”项谨沉吟道,“必要之时,可将全部兵权收入自己手中,只许他们指挥权,而不许他们调兵权。只是你需记住,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一味以权术驭人,终会失去人心。”

“师父教诲,徒儿铭记在心。”项小满卖乖似的拱了拱手。

项谨呵呵一笑,伸手虚点了项小满两下,随即便是捋着胡子,沉默不语。

师徒二人相对而坐,屋内一片寂静。月光洒下,照在门前,形成一块菱形的光影,偶有一阵微风拂过,那光影便轻轻晃动,宛如水纹一般。

项小满看着那斑驳,轻声说道:“师父,您放心,我会以义军为根基,以百姓为本,让这冀北,让整个冀州,乃至这天下,都成为真正的净土。”

“想怎么做,就大胆的放手去干,还是那句话,天捅破了,师父给你顶着。”项谨拍了拍徒弟的肩膀,“去吧,你不在这两天,东院拱门下,可总是有个丫头往咱们院子里瞧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