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贾后逞凶灭杨家(2 / 2)
贾南风,小名峕,字南风,晋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晋初大臣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
贾南风生性酷虐,曾亲手杀死数人。十五岁时,嫁于太子司马衷。泰始八年(272年)二月,被立为太子妃,时年十六,期间手持利戟残杀孕妾腹中胎儿。
当时晋武帝司马炎认为太子司马衷并不聪明,不宜作储君,而大臣和峤等亦曾这样说过,于是司马炎特意试验他,召集所有东宫属官参加宴会,同时写了问题给司马衷作答。
贾南风知道司马衷必不懂作答,十分害怕,但东宫属官都参加了宴会,于是她便找来外面的人代答,答案大多都引据古义。给使张泓看后说:“太子不读书,但答题却引经据典,一定会被识破是代答的,倒不如按意思直接作答吧。”贾南风大喜,说:“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并让张泓代答,而由司马衷抄写。晋武帝司马炎看了之后十分高兴,更是将司马衷的答卷给了太子少傅卫瓘观看。卫瓘看后,恭敬而不安,众人才知道卫瓘以前对太子有诽谤之言,殿上皆称万岁。贾充秘密派人给贾南风说:“卫瓘老奴,几破汝家。”
贾南风生性残酷暴虐,曾亲手杀死数人,看见其他侍妾有孕,便手持利戟向她们投掷而去,导致孕妾腹中的胎儿伴随刀刃堕地而死。当时的晋武帝司马炎知道后,勃然大怒,恰好金墉城建成,于是打算废掉贾南风,将她囚禁在金镛城。但后宫宠妃充华赵粲从容地对司马炎说:“贾妃年少,妒是妇人之情耳,长大后自然不会这样,愿陛下察之。”然后大臣杨珧也为贾南风求情,荀勖等人更是四处奔走去保住贾南风太子妃的地位,故而贾南风没有被废。
贾南风始为皇后,即面临着极为复杂的政治局势,遭受到来自杨氏集团的严重威胁。晋武帝晚年病重时,宰相杨骏专权,危害十分明显。史载“及帝疾笃,位有顾命,佐命功臣,皆已没矣,朝臣惶惑,计无所从。而骏尽斥群公,亲侍左右,因辄改易公卿,树其心腹”。晋武帝觉察到此种情形,曾对杨骏正色斥责,并命中书作诏,确定辅政大臣,“以亮与骏同辅政,又欲择朝士又闻望者数人佐之”。但杨骏等人已经较为严密地控制内外,私藏诏书,乘武帝迷乱时矫诏独自辅政,逼使汝南王司马亮出镇。
晋惠帝即位后,杨骏“录朝政,百官总己”,“凡有诏命,帝省讫,入呈太后杨芷,然后乃出。”党同伐异,“多树亲党,皆领禁兵”;“大开封赏,欲以悦众”;“为政严碎,恒谏自用,不允众心”,以至于“公室怨望,天下愤然”。
贾氏集团受到杨氏的排挤与打击。由于贾充、冯鱿、荀助相继故去,继起者如贾谧、贾模、郭彰等在短时间内难以与杨氏完全抗衡,因此,维持并发展贾氏力量的关键在于贾南风。对贾南风来说,不利的局势是明显的。杨骏“知贾后性情难制,甚畏惮之”,对贾后多所忌防、排抑,贾南风“欲干预政事,而为太傅骏所抑”。欲使贾氏集团秉权,必须清除杨氏势力,这是贾南风为皇后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贾南风联合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和寺人监董猛等密谋诛除杨骏、废掉太后杨芷。贾南风又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领兵讨伐杨骏,其中司马玮同意,于是请求入朝,杨骏不敢阻止。司马玮入朝后,孟观、李肇等又指使司马衷下诏,诬告杨骏谋反,又派东安公司马繇领四百人讨伐杨骏,司马玮驻屯司马门。杨峻最先在府第中被杀,后又收捕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皆夷三族。紧接着,贾南风又施展一石二鸟之计,先矫诏诱使楚王司马玮攻杀秉政的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灌,再以擅杀权臣的罪名将楚王司马玮处死。这样,贾南风就清除了彰显或潜在的反对者,得以专擅朝政。
由于太后杨芷曾在布帛中写“救太傅(杨骏)者有赏”,贾南风便宣称杨太后一同谋反。元康元年(291年)贾南风正式决定废黜太后杨芷,当时群臣在朝堂商议此事,众人大多都顺承旨意,认为太后杨芷应该被废黜。只有太子少傅张华反对,张华认为可以仿效汉朝废太后赵飞燕为孝成后的例子,贬太后称号,仍然称武皇后,居于别宫,而不能废为庶人。贾南风拒不采纳,仍将太后杨芷废为庶人。贾南风矫诏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后,将其徙往自己亦曾被囚禁之金墉城,第二年,太后杨芷被活活饿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