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5章 宝掌和尚来中土(1 / 2)

加入书签

第375章 宝掌和尚来中土

此章篇暂不言西晋朝廷之变化,且说一神奇极度玄浑之事情。只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奇人倍出,甚为精彩,作者暂时说魏晋南北朝一大人物。宝掌千岁和尚。

宝掌和尚是中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儿子,出生时间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七月七日午时。他生下来就有很多瑞象,骨气不同常人,眼睛大,鼻子长,两耳垂肩,双眉高挑,左手紧握成拳总不展开,父母知道这孩子将来一定不同寻常。才满九岁,父母就带他投奔佛陀精舍出家作沙弥。当师父帮他剃度落发的时刻,他突然愉快自然地放开了一直握拳的左手,掌心还露出了一颗珍珠。他虔诚地把这颗掌中明珠呈献到本师像前,还首次双手合十顶礼。在场亲见的和众多听说此事的人们都说这是奇事。他的剃度师父也就以此命名他法号宝掌。

宝掌法师既实现了夙愿,离尘出家,从此就精勤修行,严持戒律。举止威仪,如同高山顶上虬劲的青松,肃然挺立于霜雪之中。虽名闻利养、喜怒哀乐的八风轮番吹袭,都不能动摇他励志修行的德操。由于他是在佛陀入灭后九十多年才出生人世,所以常叹息自己没有能够亲自听闻佛陀的言教。于是,他就不顾寒冬酷暑,废寝忘餐,殚精竭虑研读佛陀宣讲的经、律、论三藏,依教奉行,历练不殆。他还期望能学到教外别传的禅宗,为了这个目标,他发足外出,参访圣贤知识,广受教益,走遍了五个天竺国度,历时五百多年。

宝掌和尚后来决定到东土震旦——中国去寻找真谛。

宝掌和尚在东汉末期桓帝之初的建和至永兴年间(公元147—153),从尼泊尔进入中国的云南到达四川,第一站是和宾头卢尊者登峨嵋山,朝礼普贤菩萨,住在大慈寺十余年。经常二十天才吃一餐饭,而且坚持诵经不断。当时汉灵帝丞相何进大为惊叹而赞诗说:“他是如此勤奋勉力,当经文从他的口齿里飞快地诵读出来的时候,就像岩壁上的清泉急速地喷泻。当他半夜里息心静坐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躲在台阶前的那些将被度化的神鬼感激的哭泣。”宝掌师常对人说:“我有夙愿要住世千岁,已是六百二十六岁了”。因此,世人都尊称他为千岁和尚。

宝掌和尚出世之因缘,可从释迦牟尼显世教化时说起。

释迦牟尼佛陀从忉利天天宫回到人间,佛陀的弟子和当地的百姓非常欢喜。他们已经三个多月没有听闻到佛陀的消息,对于佛陀的回归,舍卫城全城的人民百姓,决定一起组织一场盛大的公宴供养九十六种出家的宗教徒众,自然也包括释迦牟尼佛陀创建的佛教沙门弟子以及佛陀本人。

这场宴席还邀请了波斯匿王和只陀太子和文武大臣作陪。这场宴席的地点设在阿耆河的对岸的大广场上。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被誉为“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是第一个先到的宾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