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9章 陈家搞破坏(1 / 2)

加入书签

安溪蒙学馆的后院里,阳光洒在菜地上,一片宁静祥和。叶明正蹲在菜园子里,饶有兴致地看着春妮给新栽的小树苗浇水。

小丫头专注地提着水桶,细心地浇灌着每一棵树苗,仿佛这些小生命都是她的宝贝。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目光直直地落在叶明身上,问道:“大人,女子真的能当账房吗?”

叶明微微一笑,从怀中摸出一个铜制的小圆筒,举到春妮面前,说道:“岂止是账房,女子能做的事情多着呢。”他对着日头轻轻一转,筒壁上的小孔在地上投出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环。

“这叫日晷仪,是青州船厂的女匠人改良的。”叶明解释道,“它可以通过阳光的照射来测量时间,非常精准。”

春妮的眼睛瞪得溜圆,显然对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充满了好奇。她做梦也想不到,以后,自己会用这台仪器算出陈家私吞的田亩数量;更想不到的是,十年后的她,会戴着西洋眼镜,在海关总署里熟练地打算盘。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喧哗声突然传来,打破了这份宁静。武明堂揪着一个货郎的衣领,气势汹汹地冲进了后院。

“大人!这厮在官仓领的笔墨里下药!”武明堂怒不可遏地喊道。

叶明脸色一沉,快步上前,接过货郎的褡裢,从中掏出一块墨锭,放在鼻子下嗅了嗅。

“数迷散?”叶明的眉头皱了起来,“陈家人还真是有出息啊,连西域的迷药都能搞得到。”

不过,他随即嘴角一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正好,给孩子们上堂化学课吧。”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蒙学馆的窗户洒在院子里,照亮了一口支起的大铁锅。叶明站在锅旁,手里拿着一块问题墨锭,准备进行一场特别的实验。

他小心翼翼地将墨锭扔进沸水中,刹那间,墨汁像被惊扰的黑蛇一样翻腾起来,同时泛起了诡异的绿光。叶明指着那片绿色,对周围的人说:“瞧见没?”

他用勺子舀起一勺黑水,举起来给大家看,“好墨应该是纯黑的,这绿沫子就是毒药。”说罢,他毫不犹豫地往锅里撒了一把白灰。

奇迹发生了,绿沫子像是遇到了克星一般,瞬间凝结成块,缓缓沉入锅底。叶明满意地看着这一幕,解释道:“这叫酸碱中和!”

他从锅里捞出一块沉淀物,举得高高的,“谁家爹娘在染坊干活?把这拿回去,能当固色剂用呢!”

话音未落,底下哗啦啦地举起了十几只手。原来,安阳府大半的妇人都在陈家染坊做活,这个消息对她们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

春妮她娘兴奋地攥着分到的灰块,当晚就迫不及待地在染坊里试用了起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这种灰块竟然能节省三成的染料!

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在染坊里传开了,第二天,蒙学馆外排队的家长比学生还要多,大家都想从叶明这里得到更多的“神奇灰块”。

安溪蒙学馆的院子里弥漫着淡淡的油墨香气,三十个孩子正趴在石桌上奋笔疾书。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正在进行的考试题目竟然是帮助村里计算年度账目。

铁柱紧紧咬着笔杆,眉头紧皱,正努力计算着祭祖猪的分肉账目。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猛地大喊一声:“陈管家去年多分了五斤后腿肉!”

这一喊,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巨石,祠堂里顿时炸开了锅。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铁柱的发现感到震惊。

陈管家听到喊声,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手忙脚乱地翻找着旧账本,想要核实这个惊人的发现。

经过一番紧张的核对,陈管家终于发现,铁柱所言不假,每户人家确实都少记了半斤肉。这个错误让他懊恼不已,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叶明教给孩子们的“复式记账法”。

这种记账方法将出入项左右分列,清晰明了,任何错误都能一目了然。铁柱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轻松地发现了陈管家的错误。

然而,最让人惊叹的还不是铁柱的发现,而是春妮那一组的表现。这个聪明伶俐的小丫头,不仅带领着组员们算出了正确的账目,还别出心裁地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她带人把陈家祠堂的功德碑拓了下来,然后运用新学的比例尺知识,算出了碑文的面积。

接着,根据石刻的深浅程度,她估算出了人工费用。最后,春妮高举着算草纸,大声喊道:“修这破碑多报了十二两银子!”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当晚,二十多户村民们愤怒地举着火把,将陈府团团围住,要求讨回被多收的钱财。

而此时的叶明,正悠闲地蹲在蒙学馆的屋顶上,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场热闹。

他的手中,还盘弄着一对铁核桃,那是他特意让铁匠制作的教具。这对铁核桃转起来时,能够演示行星的运行轨迹,让人对宇宙的奥秘有更直观的了解。

蒙学馆里,煤气灯被重新点燃,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房间。叶明带着学生们来到晒谷场上,他们齐心协力地架起了一个铁皮罐子。当沼气被点燃时,火苗猛地蹿了起来,高得让人有些吃惊。

春妮紧紧攥着叶明给她的那枚铜钱,上面刻着“勤学”二字。她突然抬起头,看着叶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大人,女子真的可以考功名吗?”

叶明微笑着,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当然可以!”他指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安阳城,接着说:“开春的时候,我们就要举办女童特考,第一名将会被授予九品典史的官衔。”

然而,叶明并没有告诉春妮,这个官职其实是他现编出来的,而且典史衙门的印章还正在安溪的铁匠铺里打制呢。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马参军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晒谷场,他的马背上还捆着一个昏迷不醒的波斯人。

“叶大人,我抓到一个往井里投药的!”马参军气喘吁吁地说道,“你猜猜他怀里揣着什么?”说着,他抖开了一卷羊皮纸,上面竟然画着蒙学馆的地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