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犹豫不决(2 / 2)

加入书签

对于澄如要求他陷害高笙书的指令,赵友林心中却有不同的想法。原来丹宇是澄如入主大内的强有力对手,当然必须毫不手软地要置他于死地,可这高笙书并非皇家成员,绝对不会对澄如接班构成威胁,为什么一定也要除之而后快呢?

还有,这高笙书在担任行军大司马和行军总管期间,率部打了几场大胜仗,让大梁军的将士们扬眉吐气,士气大振。而且,他还解救过老将段友山,组建敌后骁骑营深入大草原,甚至在蛮夷王庭附近斩杀了几个蛮夷王公贵族,这是大梁建国后从未有过的。现在,高笙书这个大元帅颇受将士们钦服,赵友林估摸着一时难以陷害高笙书。

赵友林也曾听到京城传出来的消息,说景德帝现在非常沉迷丹药,让一个道教真人专门在宫中给他炼制丹药,有时,他兴致所至,还会拿一些丹药赏赐近臣。赵友林虽是行伍出身,但也略懂一些药理,他很清楚这些丹药加入了很多刺激神经的药材,用火炼制,服用之后,短期内可能让人神清气爽,但长期服用,就如同饮鸩止渴,自取灭亡。

因此,据赵友林推测,景德帝之所以把朝政交给澄如打理,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澄如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是景德帝龙体欠安,再想乾坤独断可能已是力不从心。

一个人越是身居高位,心机自然越深,赵友林平常虽然让人觉得他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官场老油子,实则他对眼下的朝局有着自己的见解。虽然,丹宇一死,澄如固然是最有可能入主大内,但阴谋家一旦皇位坐稳,他首先清除的就是曾经帮他干脏活的那些宵小之辈,以显示自己的坦荡和无私,澄如肯定也不会例外,这就是赵友林的忧虑之处。

还有,他现在对景德帝突然给高笙书册封亲王,赐了国姓也是颇为不解,作为一个老臣,赵友林一方面是感到震惊,但是,他更在心中隐隐觉得这高笙书来头也绝非简单。他虽然站队澄如的恕王党,但他有时也担心在一棵树上吊死,风险太大,如果一旦澄如夺嫡失败,自己肯定会遭到清洗。

他十分清楚,高笙书原来和丹宇一伙,但现在丹宇已死,高笙书如何走向,他一时还看不清,虽然澄如逼着他尽快要除掉高笙书,但他心中仍希望自己左右逢源,处理好同高笙书的关系,为自己今后能留一条后路。

赵友林在心中反复权衡,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不一会,何必任首先来到了他的账中。他正要同何必任寒暄几句,却见何必任也没多说,径直来到他跟前,对着他几句耳语,他不禁大惊失色,问:

“何将军,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赵大人,承蒙赵大人的信任,末将才坐稳了中郎将指挥使这个位子,没有被那高笙书发配到定州屯田种粮,如今事情紧急,末将岂敢戏耍赵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