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6章 天策军奔赴雁门,案情终破沉冤雪(1 / 2)

加入书签

何敞身着官袍,威风凛凛地踏入雁门郡衙门。衙门内的官员们纷纷行礼,神色间既有敬畏又有几分忐忑。

“诸位,本官此行为的是三年前那起男子强迫未婚妻一案,还请速速将卷宗呈来。”何敞语气坚定,目光如炬扫视众人。

一位师爷模样的人连忙应道:“是,大人。小的这就去取。”说罢,他匆匆离去。

不多时,师爷抱着一摞厚厚的卷宗回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何敞面前的案桌上。

何敞打开卷宗,仔细翻阅起来。

卷宗里记录了当时案件的经过,女子的指控,以及男子的辩解。但何敞发现,卷宗里的证据十分单薄,几乎全是女子一方的证词,而男子的辩解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何敞皱起眉头,指着卷宗问道:“为何这卷宗里对男子的辩解记录如此简略?当时办案之人是如何调查的?”

衙门里的官员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官员战战兢兢地说道:

“大人,当时办案的是前任太守杨汪大人。我们这些人也是后来才到任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何敞冷哼一声:“哼,杨汪!他倒是好手段,如此草率办案,简直是草菅人命!”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匆匆跑进来,附在一位官员耳边低语了几句。那位官员脸色一变,连忙对何敞说道:

“大人,不好了,有人想要破坏当年案发现场的证物。”

何敞闻言,霍地站起身来:“什么?竟敢如此大胆!快,带我去看看!”

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到案发现场,只见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正在那里翻找着什么。

何敞大喝一声:“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此破坏证物!”

那几个人听到喊声,吓得转身就跑。何敞一挥手,衙役们立刻追了上去。

经过一番追逐,衙役们终于将那几个人抓住,押到何敞面前。

何敞打量着这几个人,厉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受谁指使来破坏证物的?”

那几个人低着头,一言不发。

何敞心中怒火中烧,喝道:“来人,给我打!看他们说不说!”

衙役们立刻上前,对那几个人一阵拳打脚踢。那几个人被打得嗷嗷直叫,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喊道:“别打了,我说,我们是受……受当地一个大户人家的指使。”

何敞目光如刀,逼视着他:“哪个大户人家?为何要破坏证物?”

那人哆哆嗦嗦地说:“是……是李家,李家老爷说不能让这案子再查下去,怕牵连到他。”

何敞心中一凛,他没想到这案子背后牵扯到当地的豪强。他又追问:“李家和当年那案子有什么关系?”

那人摇头道:“小的也不清楚,小的只是奉命行事。”

何敞冷哼一声,吩咐衙役将这几人押下去关起来。他心中暗想,这李家看来不简单,得好好查查。

回到衙门,何敞立刻派人去调查李家的底细。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这李家在当地势力庞大,与官府关系密切。

何敞心中明白,这案子要想查下去,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就在这时,又有消息传来,说那名被关押的男子在狱中突然病倒,情况十分危急。

何敞听后,心中一惊,连忙带着衙役赶往狱中。

到了狱中,何敞看到那名男子躺在稻草铺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

何敞上前询问狱卒:“他怎么会突然病倒?有没有请大夫来看过?”

狱卒战战兢兢地说:“大人,小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突然就病倒了。小的已经派人去请大夫了,但还没回来。”

何敞心中焦急,他知道这名男子是案件的关键人物,不能让他就这样死了。

过了一会儿,大夫终于来了。大夫给男子诊了脉,摇了摇头,说:“大人,他这是中了毒,毒性已经侵入五脏六腑,恐怕……恐怕是没救了。”

何敞听后,怒火中烧:“什么?中毒!狱中怎么会有人中毒?”

他立刻下令封锁监狱,彻查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何敞发现是有人买通了狱卒,给男子下了毒。

何敞心中悲愤交加,他没想到这案子背后的黑手竟然如此狠毒,为了掩盖真相,不惜杀人灭口!

何敞决定将此事上奏朝廷,请求秦皇的支持。他连夜写好了奏章,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咸阳。

数日后,秦皇宫内,气氛凝重。嬴安端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握着何敞送来的奏章,脸色铁青。

大殿内群臣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