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章 校场阅兵知太子,水陆发展秦皇惑(2 / 2)

加入书签

杨凝冰福了福身,转身离去。

嬴安看着杨凝冰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思索着弘农杨氏能否完成这个任务,让桂阳郡的百姓改信儒学……

这时,一名身着鹅黄色轻纱罗裙的白玉奴莲步轻移,来到嬴安面前。她发髻高挽,簪着一支精巧的金步摇,摇曳生姿。

“陛下,武备司官员求见。”

嬴安微微颔首,随即前往大殿接见武备司官员。

大殿内,金碧辉煌,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武备司官员早已在此等候,见嬴安到来,连忙跪地行礼:“陛下万岁!”

“平身吧。”嬴安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

武备司官员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臣等研究水师的战舰,有了新的发现。臣等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骨架,我们将其命名为撞锤骨架。此骨架能让战舰拥有更高的硬度和撞击能力。”

嬴安听后,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投向大殿外,仿佛看到了那浩瀚无垠的海洋和大秦的水师舰队。

此时,大秦水师仅有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在大秦征战东瀛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威名远扬。

然而,大秦的重心一直在于陆军,水师只是作为补充力量存在。如今的大秦陆军,不算上都护府的军队,总计有十六军,而水师却仅有一师。大秦陆军的实力至少是水师实力的十六倍。

加强水师的军备,乃至扩大水师,究竟有无必要?这让嬴安感到一丝困惑。他深知,陆军在大秦的开疆拓土和守卫边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大秦的不断发展,海洋的重要性也让嬴安感到迟疑?

“你们的这个撞锤骨架,真的能大幅提升战舰的性能吗?”嬴安目光转向武备司官员,沉声问道。

武备司官员连忙点头:“陛下,臣等经过多次试验,此骨架确实能显着增强战舰的硬度和撞击力,在海战中定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嬴安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容朕再斟酌斟酌。你们先退下吧。”

武备司官员领命退下,大殿内只剩下嬴安一人。

嬴安靠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不断权衡着加强水师的利弊。大秦是继续以陆军为主?还是以陆军为主的同时,加大对水师的投入,这是一个关乎大秦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决策……

翌日,大秦的朝堂上庄严肃穆。金色的阳光透过雕龙画凤的窗棂洒入殿内。

嬴安端坐在龙椅上。他扫视了一眼大殿上的群臣,开口道:

“昨日武备司呈奏,言其发明了一种撞锤骨架,可提升战舰性能。今日,朕想与诸位爱卿商讨一下水师之事。”

文臣江革率先出列,他恭敬地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没必要加强水师了。如今我大秦已无敌人,贵霜衰败,西域尽归我大秦,鲜卑、大日也已被灭,外患皆除。实在无需再在水师上耗费过多精力与财力……”

话音刚落,文臣龙方等也上前附和:

“江大人所言极是。大秦如今四海升平,国泰民安,何须再增强水师军备,扩编水师呢?”

武将耿秉也跨步出列:“陛下,吾等武将向来以守护大秦疆土为己任,如今陆地安稳,海上也无威胁,实在不必在水师上大费周章。”

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有的大臣说道:“总不可能,敌人从大海赶来,攻打我大秦吧?”

嬴安听着群臣的话,觉得有道理,也符合他的认知。但他内心深处,总有一个隐隐的声音在提醒他,不能放弃水师。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迷雾中,虽然看不清前方的道路,但直觉告诉他,这条路是对的,必须要走下去!

沉默片刻后,嬴安开口道:“诸位爱卿的话,朕明白。但朕总觉得,水师不可轻视。朕决定适当对北洋水师进行扩编,同时提升水师军备,战船要逐渐更换为撞锤骨架。”

群臣闻言,面露不解之色。但他们深知秦皇的威严,无人敢出声反驳,只能纷纷领命:“臣等遵旨。”

退朝后,嬴安回到后宫,心中仍在思索着水师之事。他知道,这个决定或许在当下看来有些多余,但他相信自己的直觉。未来的大秦,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来守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