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0章 三圣君与三儒帝,淮浦之地杀戮起(1 / 2)

加入书签

翌日,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遍整个咸阳城。

秦皇宫中,一道旨意如同惊雷般炸响。嬴安下旨,让江若雪成为他的白玉奴。

这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大秦文坛。

原本对江若雪才华倾慕不已的儒生们,此刻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在他们心中,江若雪是那样的高洁,那样的不可亵渎,是他们心中的女神,是完美的象征。

“原来才女是这样的吗?”一位儒生喃喃自语,脸上满是失望和难以置信的神色。他曾经幻想过江若雪的种种美好,却从未想过她会成为秦皇的白玉奴。

“大官的女儿,绝世美人,还有文才。这不该是才子配佳人吗?”另一位儒生哀叹道,他心中的美梦瞬间破灭,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在儒生们朴素的认知里,才子佳人的故事才是最美好的结局。而如今,江若雪却成为了秦皇的玩物,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天下的儒生们开始反思,他们意识到在这个权力至上的大秦,才华和美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尊重和地位。只有掌握实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部分醉心于诗词歌赋的儒生,开始将目光转向官场,他们渴望进入仕途,掌握实权。

这一切都是嬴安没有想到的。他原本只是想将江若雪纳入宫中,满足自己的私欲,却没想到会引发如此深远的连锁反应。

在咸阳城的各个书院中,儒生们聚集在一起,脸上满是焦虑与不甘。

“察举、征辟之路,对于我们这些出身普通的儒生来说,实在是太难走了。军功就更别提了,我们手无缚鸡之力。”一位儒生唉声叹气地说道。

“是啊,我等想要在大秦有所作为,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另一位儒生紧锁眉头,苦苦思索着。

这时,一位年长的儒生站了起来,目光坚定地说道:

“我们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教化!陛下重视儒学,一心想要教化蛮夷,我们为何不以此为契机,养望求进呢?”

众人听后,眼前一亮,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此计甚妙!我们可以先在百姓中宣扬儒家思想,再前往边疆教化蛮夷,这样一来,我们的名声必定会越来越大。”

于是,儒生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走街串巷,向百姓们讲解儒家的仁义道德;他们跋山涉水,前往边疆,将儒家文化传播给蛮夷之人……

为了奉承秦皇,儒生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进一步提升秦室的位格。他们将秦皇嬴安、牧武帝嬴复、承祖扶苏尊为三儒帝。

“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功绩卓着,但他焚书坑儒,实在是让我们儒家难以接受,所以我们还是放弃将他列入三儒帝吧!”一位儒生说道。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从此,秦人的信仰与传承开始逐渐成形。他们将秦始皇、承祖、牧武帝视为三圣君,将承祖、牧武帝、秦皇嬴安尊为三儒帝。

不仅如此,儒生们还将昊天的理论杂糅进来。

“不管是三圣君还是三儒帝,他们都是昊天上帝的化身。圣代表着昊天上帝身为天道的一面,儒则代表着昊天上帝身为人道的一面。”一位儒生在书院中慷慨激昂地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儒经学正式出现。它传承于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却又在不断的发展中,有了超越前人之处……

武进九年七月一日,夜色如墨,笼罩着淮北的淮浦郡。

这座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郡城,北邻下邳,南接广陵,是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淮浦之地,水网密布,水运发达,繁华的商贸往来使得这里商贾云集,同时也滋生了众多豪强。

此时,在淮浦郡的一处隐秘大宅中,淮浦商贾们聚在一起,个个面色凝重。

为首的一位商贾捋着胡须,沉声说道:

“诸位,淮浦的利益就这么多,我们和那些豪强势必要争个高下。但大家也清楚,大规模械斗一旦闹大,官府绝不会坐视不管。”

“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的商贾有些焦急地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