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章 九龙宝剑(一)(1 / 2)

加入书签

“原来,名人的东西都那么值钱?唉!”皇甫明珠叹息道。

“老婆,怎么了?”见皇甫明珠有此触景感慨,李向阳急忙问起。

“我说老公,那把九龙宝剑,会在哪里?”皇甫明珠,提起了那把有争议的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

听说九龙宝剑是由蒙古准噶尔部进贡给乾隆的。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新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后,巴达克山和哈萨克诸部落进献了这把宝剑。

另一种说法是蒙古刀,由喀尔喀蒙古贡献。还有一种说法是西藏刀,廓尔喀之战胜利后,由廓尔喀部进献。

又有人说乾隆游江南偶得。

说另一种说法是乾隆在游江南时偶然得到这把宝剑。

传说乾隆在苏州微服私访时,得知苏州某寺庙中供奉着一柄锋利无匹的宝剑,庙中和尚认为这把宝剑杀气太重,不愿卖给乾隆。

然而,乾隆自认为是九五之尊,福气和贵气非凡,最终庙中和尚将宝剑献给了他。

这把九龙宝剑全长一丈五尺(约5米),采用蒙古弯刀的制式打造而成。

剑鞘由罕见的南海虎鲨皮包裹,表面盘踞着九条立体浮雕金龙,剑身由大马士革钢铸造,钢材中含有特殊的花纹,表面呈现出瑰丽的紫蓝色泽。

剑柄由和田白玉雕琢而成,柄首镶嵌了一颗罕见的紫色钻石,剑格处环绕着八颗蓝宝石,象征八方臣服。

九龙宝剑在民间传说中被誉为极阴之物,传说它能够克主。

自重见天日后,先后经历了四位主人,但他们都遭遇不幸,因此被称为“一剑克四主”。

传说这把宝剑原本是蒙古准噶尔部的圣物,历经多位藏传佛教活佛开光加持,具有强大的宗教性质。

“要想找到它,绝非易事。”李向阳也想拥有一把削金如泥的宝剑。

有了想法,便开始了手机上查询!

说起了九龙宝剑,就有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此人不仅名声特别臭,而且,连死都很惨惨。

孙殿英

“啊,那个东陵大盗孙殿英?”皇甫明珠,惊乎脱口而出。

“对呀,那把九龙宝剑,陪葬在乾隆棺内,没有孙殿英,怎么让它重见天日?”李向阳,笑道。

王兵赶紧泡了茶,让两位老板喝口茶,怕话多了口渴了。

“后来怎么了?”皇甫明珠讲道。

孙殿英,这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身材魁梧,脸上带着几分不羁与狡黠。

他出身贫寒,却凭借着一股狠劲和过人的机灵在乱世中闯荡。

起初,孙殿英投身绿林,在复杂的江湖中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见风使舵的本领。

后来,瞅准时机投身军界,在各路军阀之间周旋。

他行事大胆,手段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盗掘清东陵这一震惊中外的恶行。

1928年,孙殿英率领部队以军事演习为名,进驻清东陵附近。

他不顾历史文物的珍贵,也无视道德伦理的约束,指挥士兵炸开,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疯狂掠夺陪葬的奇珍异宝。

无数稀世珍宝被洗劫一空,有的被他用来贿赂权贵以保自身仕途,有的则流入黑市,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然而,孙殿英的一生并未因这些不义之财而安稳度过。

在随后的岁月里,他继续在军阀混战、国共对峙以及抗战争等复杂局势中徘徊。

最终,在解放战争中,孙殿英被解放军俘虏,结束了他充满争议与罪恶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反思。

“九龙宝剑呢?”皇甫明珠追问。

“故事很长,我也是道听途说。”

1937年8月上旬,孙殿英带上了大批盗来的宝物,来到武汉找戴笠。

他出手非常阔绰,不仅给戴笠带了礼物。

还给宋美龄、宋子文、何应钦等人都带了礼物。

他还将慈禧口中所含的那颗价值不菲的夜明珠送给了戴笠。

并且他还许诺,会将一把乾隆随身佩戴的九龙宝剑送给戴笠。

并让戴笠转交给蒋某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