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先声夺人(1)(2 / 2)
听到这话,尉迟敬德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额头上也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然而,还没等他来得及再次开口申辩,李世民紧接着又安抚道:“敬德,你不用如此惊慌失措。咱们此次前来并非要直接冲击窦建德的阵营,倘若真的被他们发现,我们即刻撤退便是,绝不会贸然行动。”
得到李世民这般斩钉截铁的保证之后,尉迟敬德那颗悬在半空的心总算稍稍落回了肚子里,脸上的神情也随之放松了不少。
正在此时,他们不巧与窦建德派出的游兵不期而遇。那些游兵远远望见这一小队人马,起初只当他们是前来刺探军情的斥候,并未太过在意。然而,就在双方相距不过数十步之时,只见李世民突然向着对方大喝一声:“我是大唐秦王!”其声如洪钟,震耳欲聋。话音未落,他已然迅速弯弓搭箭,弓弦响处,一支利箭如闪电般疾驰而去,瞬间射穿了对方一名将领的心窝。
窦建德军中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紧接着,随着一阵骚乱,五六千名精锐骑兵如潮水般涌出营地,向着李世民等人猛扑过来。跟随着李世民的三个士兵见状,一个个吓得面无人色,心中惶恐不安。
面对如此险境,李世民却毫无惧色,他镇定自若地转头对他们喊道:“你们三人先撤退,本王自会与敬德在此断后。”言罢,他轻轻一勒缰绳,胯下战马缓缓止住脚步。与此同时,之前夸下海口的尉迟敬德只能紧紧相随,二人骑在马上并肩而立。
眼看着身后的追兵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距离自己和李世民越来越近,仿佛下一刻就能将他们吞噬。然而,李世民却依旧镇定自若,毫无惊慌之色。他勒住缰绳,转头看向身旁的尉迟敬德,用沉稳而坚定的语气轻声叮嘱道:“敬德,你不要打得过于凶猛,免得把他们给吓退了!”言罢,他猛地一拉缰绳,调转马头,双腿用力一夹马腹,骏马嘶鸣着扬起前蹄,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李世民迅速举起手中那张雕花长弓,目光如炬,紧紧锁定了冲在最前方的那名敌骑。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稳住身形,右臂微微一抖,一支锋利无比的羽箭瞬间离弦而出。那支羽箭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又似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带着凌厉的风声,以惊人的速度直直飞向目标。
刹那之间,只听得“嗖”的一声脆响,那支羽箭如同长了眼睛一般,准确无误地射中了那名敌骑的胸口。伴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那敌骑身体一晃,随即从马上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手中的兵刃也脱手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铛啷”一声掉落在尘埃之中。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其余的追兵皆是一惊,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怯意。毕竟,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射杀一名悍勇之士,足见对方武艺高强、箭术精湛。然而,前面那个可是赫赫有名的秦王李世民啊,贪婪与欲望顿时占据了心头。若是能将这位大唐的风云人物生擒活捉,那下半辈子可真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想到此处,众追兵纷纷呐喊着,不顾一切地继续向前冲锋,誓要将李世民二人拿下。
听到李世民方才所说的话语,尉迟敬德在心中暗自苦笑不已。我的小祖宗啊,哦不对,应当是我的小秦王啊!此刻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巨大,他们仅仅只有两个人而已,而对面却是数千人的追兵大军。别说不能用力过猛,就算他们俩拼尽浑身解数,恐怕也是难以安然脱身啊!但既然已经跟随秦王至此绝境,身为手下的唯有舍生忘死,奋力一战了!
就这样,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且战且退,每当追兵快要追上时,李世民便施展出百步穿杨的绝技,弓弦一响必有一人毙命;而尉迟敬德更是勇不可挡,手中长枪上下翻飞,所到之处血肉横飞。经过几番激烈交锋,李世民先后射杀数人,尉迟敬德亦杀敌十余人。追兵们终于被这两人的神勇所震慑,再也不敢贸然逼近。
眼见着窦建德的士兵们竟然不再追击,李世民的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懊恼之情,暗自责备起自己的疏忽大意来。他紧紧地勒住胯下骏马的缰绳,用力一转马头,朝着那不远处虽不敢贸然逼近却仍虎视眈眈的追兵高声挑衅道:“哈哈,你们这所谓的夏军难道就只有这点能耐吗?数千人追杀区区我们两人,居然连个影儿都抓不住!就算带来几十万人又能如何呢?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李世民身旁的尉迟敬德听到这话,心里真是叫苦不迭,恨不得立刻伸手捂住他那张惹祸的嘴。然而,此刻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那边厢,夏军的将军殷秋被李世民这番狂妄至极的话语气得暴跳如雷,双脚跺得地面尘土飞扬。他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吼道:“好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有几千支箭可以抵挡!全军听令,给我一边追一边放箭,我就不信射不死他!”随着殷秋一声令下,原本稍作停歇的五千名夏军士卒又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他们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张弓搭箭,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一般铺天盖地地朝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二人射去。
面对这如雨般袭来的箭雨,李世民毫无惧色。只见他沉着应战,猛地从背后抽出那柄寒光闪闪的大刀。每当有箭矢射至眼前,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刀斩落,只听得“叮叮当当”一阵脆响,那些射来的利箭纷纷断成两截掉落于地。眼看着就要接近埋伏圈了,然而此时,李世民手中的弓箭已然全部射尽!那些追兵们目睹此景,一个个都兴奋得如同饿狼一般,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杀意。
他们心中暗自思忖:这李世民纵然箭术超群,可如今没了箭矢,岂不是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就如落入陷阱的猛虎,虽威风犹在,但已无利爪獠牙,只能乖乖成为他们的囊中猎物。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大局已定之时,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李世民毫无惧色,艺高胆大的他竟然毫不犹豫地赤手空拳迎向那如蝗般飞来的羽箭。众人皆是一惊,还来不及反应过来,便见他身形一闪,犹如鬼魅般迅速出手,精准无比地接住了一支呼啸而至的利箭。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他面色沉稳如水,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紧紧地盯着前方。他迅速而又娴熟地将那支箭搭上弓弦,手臂肌肉微微隆起,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随后,他轻抖手腕,仿佛只是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但其中蕴含的技巧与劲道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刹那间,那原本已经离弦、被敌人射出的羽箭竟然像是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一般,猛地加速,如同一条呼啸着的蛟龙,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和排山倒海般的力道反向激射而出。
伴随着一声尖锐刺耳的“嗖”声,这支羽箭犹如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带着无与伦比的气势和威力,径直撞击向迎面射来的另一支羽箭。两者在空中交汇的瞬间,迸发出一阵耀眼的火花,周围的空气都似乎被震得颤抖起来。
紧接着,只听得“铛”的一声脆响,那迎面而来的羽箭就像撞到一堵坚不可摧的城墙一样,被轻易地弹开。然而,这支反击的羽箭并没有因此停下它的脚步,而是继续一往无前,直直地朝着后方那些紧追不舍的夏军士卒飞射而去。
刹那间,时间仿佛凝固,在场之人皆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而那支羽箭则带着李世民的无畏与霸气,不偏不倚地命中了一名冲在最前方的夏军士卒。那人甚至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直直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当场气绝身亡。而一旁的尉迟敬德亦是毫不示弱,施展出浑身解数。他左躲右闪,灵活地避开射来的箭矢,同时手中的兵刃上下翻飞,不断地格开敌人砍来的刀剑,并顺势反击,每一击都势大力沉,让那些靠近的夏军追兵非死即伤。
在李世民与尉迟敬德二人,时而徘徊不前,时而又稍稍后退几步,引得身后那数千追兵如饿狼扑食一般紧紧追赶而来。这看似危险至极的举动,实则是李世民精心设计的诱敌之计。
而在不远处的一处隐蔽之处,李世绩带领着手下众人正静静地埋伏着。每个人都屏气凝神,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兵器,眼神死死地盯着前方不远处即将进入包围圈的敌军。此时的他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紧张,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等着最佳时机一到,立刻如猛虎下山般冲杀出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那黑压压一片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的追兵踏入了事先布置好的包围圈。就在这一刹那,一直紧盯着敌军动静的李世绩双眼猛地一亮,原本严肃的面庞上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只见他毫不犹豫地高高举起右手,然后用力一挥,口中大声喊道:“射箭!”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就绪的弓箭手们纷纷松开弓弦,一时间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雨点一般向着敌人倾泻而去。只听得一阵尖锐刺耳的破空之声响起,紧接着便是一声声惨叫和哀嚎。那些冲在最前面的窦建德的追兵们根本来不及反应,许多人中箭倒地,更有甚者直接被射中要害,当场毙命。还有一些马匹受惊失控,将背上的骑手掀翻在地,场面顿时变得混乱不堪。
然而,李世绩并没有就此罢休。眼看着第一轮箭雨取得了显着成效,他深知这还不足以彻底击溃敌人。于是,在观察片刻后,他再次果断下令道:“全军出击!”话音未落,他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枪率先朝着敌阵冲杀过去。身后的士兵们见状,也齐声呐喊着紧随其后。
刹那间,喊杀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仿佛都被这震耳欲聋的声音所笼罩。李世绩率领的军队犹如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席卷而去。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激烈无比的厮杀……
只见李世绩、秦琼和程知节他们几人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他们的部下们也个个奋勇当先,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血肉横飞。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追兵们,哪里料到会突然遭遇如此猛烈的攻击,顿时乱了方寸,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唐军最终大获全胜。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敌军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大地。此次战役共斩获首级三百余级,更俘虏了窦建德手下的得力将领殷秋和石瓒。随后,李世绩率领众人兴高采烈地押解着战俘返回了虎牢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