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出游(1 / 2)

加入书签

贾母等人换了便服乘车马从大门出行,随侍者众多,浩浩荡荡有近两百余人,街道上出门来看热闹的百姓亦是人头攒动。

如今京城谁人不知荣国府老祖宗国公夫人史氏,德高望重、乐善好施,不仅集结全族之力建了偌大的慈幼院,收养各处无人抚养的幼儿,更是难得仁慈宽厚、德隆望尊;

这两年,若是各地有灾情,荣宁两国府从不推辞,或给粮或捐钱或赠衣服,圣上都称赞其为大善之家;贾母又尊佛重道,每逢春秋两季,都会特意去庙中祈福,当真是世上难寻的大善人,且如今贾府子弟,但凡出门,必定温恭直谅、克恭克顺,京城诗会亦有不少出彩者。

如此世人多称赞贾府如今才是欣欣向荣的世家之景,当传承百世。

车马出城之后便一路前往水月庵行去,其中文家车轿与贾府并行,到了一处庄子,众人都停下来吃茶,贾母与望舒便一同在庄子里走着,文君、黛玉,随侍其后。

两年过去,两小人自然是长的越发出挑,文君长的比之前高了不少,身子也健硕了几分,虽对比寻常男儿还略有不足,但对比之前真真是好了不少,如今一身竹青锦袍,面如凝脂眉似画,目若朗星眸带笑,好一个如琢如磨的少年郎。

“你家这孩子,去我们家族学不过呆了几个月,便给我们家里那群皮猴子管教的服服帖帖的。”

众夫人之间的闲话,自然多是家中的孩子,这两年贾府族学改革可是做了不少的变动,贾瑞那批两年备考乡试的少年,如今也上岸了一个,不过不是贾瑞,但这孩子如今也老实不少,头悬梁锥刺股的很,估计是憋着要给他爷爷争口气出来,只是无奈天资愚钝罢了。

至于文君过去,则是因为贾母闲着没事琢磨出来的交换生的法子,与贾府交好的几个家族,也就是文家给了这个面子,给自己白莲花一样的娃送到了贾府族学这个大染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