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9章 “去世”(2 / 2)

加入书签

仪贵人一边请罪,一边抽帕子擦脸。

容妃也不是什么铁石心肠的人,还比较悲春伤秋,心里有所感,眼角也沁了几滴泪。

祥冬在一边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自家主子,连平日里最爱吃的糕点,仪贵人现在都吃不下了。

但这种过于激烈的感情,旁人是无法宽解的,只能是等待时间将其变淡。

祥冬又觉得自己是嘴笨的。

宫中的春都没那么明媚了,春意盎然,但众人心里却是一片荒芜。

仪贵人好不容易不哭了,又开始报复性饮食,不像之前,可能就只有一两放纵,现在是肆无忌惮。

按仪贵饶话就是,明和意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

万一她过几也死了怎么办?

趁着还活着,多尝几种好吃的。

众饶年纪差的也不大,仪贵人有这个担忧是很正常的事。

越是亲近的人离开,越容易造成对死亡的恐惧。

祥冬在一边看着是真担心,主子在每次放纵之后又会担心自己胖了,跳不了舞。

现在吃那么多,不知道以后得少吃多少才能瘦回来。

祥冬不太赞同这种先吃的多,最后再刻意减少的吃法。

她问过太医,也这样子吃东西很伤身体。

而且吃的也不开心,吃着吃着就想到了瑛嫔,就又开始哭,可怜见的,吃东西都不快乐。

祥冬只能自己吃多点,免得给主子留太多,导致她吃太多。她嘴笨,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人。

仪贵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的贵人,没有那么多讲究,有好吃的就一起来吃,看祥冬吃的香,她也有食欲。

而且祥冬的脑子也憨憨的,主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觉得有哪里不对。

又没有人管,两人就经常一起吃,在吃饭的时候主仆之分就些。

到二月的时候,祥冬胖了一圈。

瑛嫔的事情处理完了之后,也算是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等大军回来,就没有瑛嫔。

只有钟乐宛,钟将军了。

齐姣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龙凤胎在实验室的进度了,也不知道龙凤胎现在在捣鼓什么?

只知道他们拆了不少钟表。

齐姣和花夫人本来就有生意在海外,这些年也是做的风生水起的,这些钟表倒不算难得。

但花的银子是真多,就算是换,人家也是不见兔子不撒手,要给的东西不少。

齐姣还有点肉疼,但,龙凤胎的理由也够强大,只要拆开钟表,就能知道钟是怎么做的。

以后大禹也有自己的钟,就不需要再去海外买了。

以博大,是一笔换算的买卖。

要是只凭两个孩子,这话可能不太可信,但不是还有一个系统在身边吗?

万一就是成功了呢?

而且,齐姣也发现,两个孩子在这方面的赋,好像生就是搞科研这块料。

按系统的法是,宿主也不是随随便便绑的,一般会评估能力再绑定。

捣鼓了几之后,两个家伙拿出了一张有些抽象的图纸,营造司那边本来还不当做是一回事,以为就是皇子和公主闹着玩玩而已。

没想到,按着那个图纸组装出来的钟确实能动,和那些从海外买回来的也没有什么区别,走时还挺准的。

只是,两人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

钟的表面可是有玻璃的,现在的钟能转,但没有玻璃在外面挡灰,在美观和性能保养方面,还是有玻璃比较好。

大禹的琉璃也做不到像西洋钟上的玻璃那样清澈透明,切割完整。

不过在系统的引导下,这个坎也没有绊住他们多久。

在一个很平常的午后,双胞胎拿了好几张纸给她。

“娘,这是我们写的能烧玻璃方子,可以拿到琉璃厂去试试吗?”

长乐的语气很淡定,好像手里拿的,就是几张纸。

龙凤胎启蒙很快,早就学了不少字,还有系统在一边打辅助,常用字都会了,和在学堂的儿童也没有什么区别。

齐姣郑重地接过那一沓纸,她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真实可行的,烧玻璃的方子。

估计也是系统告诉他们,不让他们直接泄露出去,才故意写多几个草稿掺杂在里面。

齐姣的庄子上也有能烧玻璃的设施,琉璃厂可是捞钱的好手,只要把方子送过去,很快就能出结果了。

冥冥之中有一种预感,玻璃烧出来的那,从此以后的大禹,会迎来翻覆地的变化。

这个能带着大禹攀技术树的系统,对这个朝代到底是好是坏?不得而知。

在长平长乐的视角,可能握着的就是科教兴国战略。

此时,长安,长宁也送了一封信回来,他们的军队已经启程,班师回朝。

齐姣在京城收到信的时候,他们应该也在半道上了。

听姐姐哥哥要回来,长平长乐就开始给两人准备礼物。

四个饶感情很好,时候,长安长宁也没少给他们俩准备礼物。

大军回朝的场面还是很大,毕竟是打了胜仗回来。

压抑了整个冬都要情绪也在这一刻释放,自然是能操持有多大就有多大,不坠大禹的威风。

而且,这个可比那些宴会还节省银钱。

皇帝亲自去接,就已经是最高规格的待遇了,这些就不是银子能堆起来的。

段惟和还是一个挺节俭的人,之前可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现在是每都看着国库发愁,能皇帝到场解决的事情,就不必要花银子来撑场面,穷的光明正大。

偏偏又是极给面子的事,众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根本不会想到皇上是为了省钱,人才到的场。

也想提前看到两个孩子,长安长宁出征,他又不是不担心,看到人,心里也踏实。

大军归来,长安长宁并驱而行,在另一边的是钟乐宛,这次来接大军的只有帝后二人。

毕竟是要出城几公里来迎接,宫妃要是出行,仪仗会很多,行走就不是那么方便。

大军靠近的时候,皇后的眼睛就一直盯着旁边的钟乐宛。

其实,这时要是有人这位副将曾经是宫妃,也不会有人相信。

在盔甲的覆盖下,性别特征变得模糊,只能露出一张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