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1章 高冲汉无奈降梁山(2 / 2)

加入书签

然而,面对毕胜的发问,众人皆沉默不语。他们一个个低垂着头,目光闪烁不定,显然心中也充满了迷茫和无助。毕竟,眼前这种棘手的状况是他们从未遭遇过的,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第二天夜晚。夜幕笼罩之下,只见一袋又一袋的面饼如同雨点般被抛进了城中。那些饥饿难耐的士兵们见状,顿时如饿虎扑食一般蜂拥而上,争抢得比昨晚更为激烈。可是,让人惊讶的是,这次面饼的数量相较于昨晚竟然足足减少了一半!这一变化无疑让原本紧张的局势变得愈发严峻起来。

高冲汉缓缓闭上双眼,深深地叹了口气后,无奈地说道:“事已至此,恐怕唯有投降一条路可选了。”他的话语仿佛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

吕振、王林以及金必贵等人听了这话,虽然脸上流露出些许不甘,但终究还是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因为此时此刻,他们确实已经陷入了山穷水尽的绝境——不仅失去了主将的指挥,就连军中的粮草也所剩无几。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这场仗还能怎么继续打下去呢?

“难道真的要就这样轻易地投降吗?”毕胜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吼道。与其他人心灰意冷的态度不同,他和酆美二人心中满是不甘。要知道,他们俩可都是童贯手下的得力干将啊!怎能如此轻易地向敌人屈服?

王林怼道:“那你们倒是想一个办法呀!”

听到这话,毕胜和酆美两人都无话可说了,他们两人对自己的武艺也没有那么自信,于是也就不再说话了。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晨曦洒在了城外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许贯中一脸凝重地望着眼前的局势,转头对着身旁的徐骏缓声说道:“主公啊,您看这天色,此时差不多已到黎明时分了。据我估算,城内的官军恐怕快要支撑不住了。这般持续下去,他们迟早都会发生哗变的呀!毕竟,只要官军的将领还有那么一丁点理智和头脑,就必然会选择投降这条路。”

徐骏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许贯中的看法。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城墙之上那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官军士兵们,心中明白此刻的官军已然陷入了绝境,走投无路了。然而,令他稍感遗憾的是,尽管己方占据优势,但董平和张清这两名敌军将领还是趁乱逃脱了,而且有消息传来称他们逃往了东昌府方向。徐骏暗自思忖一番后决定先休整几日,待军队恢复元气之后便率领大军前去攻打东昌府。

就在这时,只见一道身影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原来是戴宗。他满脸兴奋之色,跑到徐骏面前躬身抱拳行礼,大声禀告道:“启禀主公,刚刚得到确切消息,济州城的城门已然大开,官军表示愿意归顺我们啦!如今他们都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呢,而林冲头领也已经带领手下开始收缴这些兵器了。”

徐骏闻听此言,不禁喜出望外,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真是没想到啊,如此妙计仅仅实施了两个夜晚竟然就能收到如此奇效!”一旁的许贯中同样微笑着点了点头,附和着说道:“是啊,主公。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饥饿常常能够使人丧失原本坚定的斗志,官军现在已经没有了斗志了,投降也是必然的。”

徐骏和许贯中二人一路快马加鞭,心急火燎地朝着济州方向疾驰而去。他们远远望见前方官军早已严阵以待,但队列中的士兵们却个个显得萎靡不振、无精打采。这些人的面色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菜绿色,显然是长时间未曾饱餐一顿所致。

就在这时,高冲汉瞧见徐骏到来,急忙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高呼:“降将高冲汉,拜见寨主大人!”其声音洪亮,态度谦卑至极。

徐骏见状哈哈大笑起来,朗声道:“哈哈哈,高将军能够弃暗投明,归顺我梁山泊,实乃我等之幸啊!这无异于让我梁山如虎添翼一般!快快起身罢。”言罢,徐骏便迈步向前,伸手将跪在地上的高冲汉小心翼翼地搀扶起来。

高冲汉受宠若惊,连连摆手说道:“哎呀,寨主大人谬赞了,在下实在担当不起如此赞誉。想我身为败军之将,又有何颜面在此自夸呢?”说这话时,他脸上满是愧疚之色。

徐骏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高冲汉的肩膀以示安慰,缓声说道:“高将军切莫如此妄自菲薄。此次交战失利,并非全是您的过错。那主帅刘光世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竟然连军营都不返回,致使诸位将士群龙无首,最终才不敌我梁山好汉。所以,这战败之责无论如何也不该归咎到高将军您的身上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