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再议招安(1 / 2)
赵佶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沉稳地看着下方的宿元景,缓声道:“宿卿,有何事要奏于朕啊?”
宿元景闻言,赶忙躬身施礼,然后朗声道:“启奏陛下,那梁山泊虽然一直抗拒我大宋天兵,但他们却并未打出造反的旗帜,甚至连方腊派人前去联姻,都被他们强硬地拒绝了。如此看来,这梁山泊众人并无反意啊!”
赵佶闻言,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问道:“哦?那依宿卿之见,该当如何处置这梁山泊众人呢?”
宿元景再次躬身,沉声道:“臣以为,可招安梁山泊,派遣他们去征讨方腊。如此一来,既可平息这梁山之乱,又可借他们之手铲除方腊这一乱臣贼子,实乃一举两得之策啊!”
赵佶听了宿元景的话,沉默片刻后,转头看向其他大臣,缓声道:“诸位卿家,对此事有何看法啊?”
话音未落,蔡京便赶忙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无意见,此事全凭陛下吩咐。”
赵佶见状,微微点头,目光随即转向童贯。
童贯心中暗自叫苦,他被梁山泊打得狼狈不堪,自然是对招安之事一万个不同意。然而,他见赵佶对宿元景的提议似乎有些兴趣,便也不好直接出言反对。
正在童贯犹豫之际,他突然想起前些日子高俅呈上的一封奏折,于是心中一动,赶忙出列道:“陛下,招安梁山泊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那梁山泊此前可是消灭了我大宋许多的兵马啊!”
听到童贯卖关子,赵佶心中的不耐烦愈发强烈,他眉头微皱,语气生硬地说道:“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别再兜圈子了,有话直说!”
童贯见状,赶忙赔笑解释道:“微臣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赦免梁山的其他贼人,但贼首徐骏必须要严惩不贷。如此一来,等贼首一死,其他贼寇便会群龙无首,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他们了。”说这话时,童贯脸上还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似乎对自己这个计划颇为满意。
一旁的宿元景听到这里,心中暗叫不好。他心想,童贯这哪是招安啊,分明就是想逼梁山众人造反!还没等招安呢,就要先杀了人家的首领,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人家怎么可能还会乖乖听你的话,为你卖命呢?宿元景越想越觉得童贯的脑子简直像被浆糊糊住了一般,愚蠢至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