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福祸相依(2 / 2)

加入书签

话落,宗玄聿细细打量着容玖玥。

二人定亲虽只有短短数日,但这件嫁衣却已绣制两月有余。

确切地说,自容玖玥与睿王解除婚约之际,他便开始着手准备。

须臾,宗玄聿含笑的目光,竟不由自主地落在容玖玥的衣襟处……

此前冬日衣衫厚实,他又不敢轻易偷看姑娘家,自然未注意到某处,原是峰峦起伏。

“老狐狸,你眼睛往哪看呢!”

容玖玥一手捂住宗玄聿的眼睛,一手理了理自己的衣襟。

此刻自认脸皮比城墙厚的女子,也不禁红了脸颊。

“卿卿莫恼,是我孟浪……”宗玄聿乖乖认错。

“……”容玖玥哼了一声,“要看你就大大方方地看,不许偷窥!我又不是不让你看!”

“别看我人瘦,但这些年的药膳与补药可不是白用的!尤其我还配制专门的汤药……”

正洋洋得意的容玖玥,蓦地被老狐狸堵住话语。

宗玄聿只觉得,这姑娘是真心想要他的性命,否则怎能一本正经地说着那些话语!

嫁衣尚有需要改动之处,此乃他缱绻旖旎前,所牢记之事……

几日之后,东宫恢复平静,仿若一切无甚变化。

洛昭训入东宫七载,诞下长子,虽曾犯错,但太子感念旧情,特允其以良娣之礼厚葬。

太子为此哀痛不已,甚至接连几日未曾上朝。

至于胡承徽,东宫对外宣称,她于事发之际已畏罪自尽。

胡承徽之母族——礼部侍郎府,则被举府流放至黔州。

东宫连失两位妾室,同时又来了一位许良娣,似乎永远不会缺少女人。

此时,卧榻休养月余的太子妃,则容光焕发地重新现身,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春猎事宜。

“东宫七位女眷皆带上,三个孩子也一同前往,权当散心。”

容莜宁将名单交与杨嬷嬷,而后起身行至铜镜前,凝视着镜中的自己。

“太子妃精神奕奕,丝毫不见孕中之疲态,郡主照顾得极好!”杨嬷嬷欣慰地说道。

“是啊,这孩子乃小九所救,日后定要让他牢记在心……”

容莜宁话锋一转,“嬷嬷,日后莫要再如此行事,本是将死之人,何必多此一举呢?”

闻得此言,杨嬷嬷并未露出丝毫紧张之色,只是恭敬地跪地。

“太子妃,世事难料,夫人是担心再生变故啊!如此一来,也算是为那孩子报了仇。”

夫人本就不想隐瞒太子妃,故而她行事之时,在太子妃面前略有显露。

“我自然明白母亲之心……”容莜宁苦笑一声,“但我不想成为双手沾满血腥之人。”

“太子妃,您依然干干净净,做事之人是奴婢。”杨嬷嬷叩首道。

“……”容莜宁摇了摇头,“你与母亲所做皆是为了我……你且起来吧。”

杨嬷嬷缓缓起身,稍作迟疑,还是低声提醒:“太子妃,太子的腿伤已逐渐痊愈——夫人之意是,在您平安诞下嫡子前,东宫不宜再传喜讯,以免有人生错心思。”

“郡主虽未明言,但前几日为您把脉时已有暗示,您腹中应是皇子!不过四五个月,不碍事的……”

听完杨嬷嬷所言,容莜宁似陷入一阵沉默之中。

她缓缓转身,移步窗前,凝视着院中的姹紫嫣红。

四月已至,芍药花落,姚黄牡丹却依然盛放,尽显雍容华贵之姿。

然而,在牡丹之侧,那株淡雅洁白的茉莉花,似有绽放之势。

不同于芍药的娇媚艳丽,茉莉自有一种清新淡雅的韵味,倒是有几分神似许良娣。

芍药曾盛放七年之久,其势甚至更胜牡丹,而今这株茉莉,不应再与牡丹争夺光辉。

“好……”

许久之后,容莜宁口中才轻轻吐出这一个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