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无题(2 / 2)

加入书签

忽而一声轻笑传来化解了她不知如何接话的窘状,江月如释重负急忙打开房门,看着屋外的人行了个礼:“太子妃怎么来这了?”

含着笑,认真打量着她:“我好几日没见着你,那日你去府里又进了宫,今日得空路过便来看看你,一路没想惊扰萧家老太太不让通传,没想到不慎听见了你俩说悄悄话。”

“也没说什么……”

苏嬷嬷原本还想打着马虎眼,江月笑盈盈的接过话来:“说将军和夫人二人的感情呢,就像太子和您让人羡慕。太子妃进屋坐吧,喝什么茶?”

“太子妃抬举,你怎么就让她进你这个破屋子,再说你能有什么拿的出手的。”

苏嬷嬷下意识冷下脸,江月急忙要上前捂住她的嘴为时已晚,只能尴尬的搓动着衣角,根本不敢去看太子妃的面色。

“是我命好遇着了她。”

身子微微一晃,江月愣愣的回头,就见太子妃一脸正色,温和的眉眼多了些认真:“给我回京后的生活添了许多乐趣。”

“太子妃……”

江月无言以对,这话分量太重。

明明她不够格靠近太子妃身侧,可却一直被她包容,重视,让她惭愧的同时,又觉得总有什么地方不对。

可看着一旁的苏嬷嬷,江月只能硬生生将话憋了回去。

“……江月!”

阿靖大步走进来手里还拎着件什么,脸上的笑刚盛满瞧看了江月房里几个人顿时愣住。

只愣了一瞬,阿靖利索的将包裹塞在腰后,飞快行了礼:“来时正好瞧见了您府上的马车,说若您不急着出去,便将马车先赶去后门了。”

“知道了,多谢你来寻我,我们此时便出府。”

太子妃点头。

点着头,阿靖却没动,目光定定落在江月身上,唇角微微抽动,示意她找个由头跟着她出去一趟。

可江月低头,根本没看他,反而惹得太子妃侧目多看了他几眼。

“你先去通告萧云笙一声,人我带走了,不用担心,晚些我用我的马车送她回来。”

被下了逐客令,阿靖也没动,手里的东西还没送到,攥紧了拳头轻咳几声。

他这些日子又张开了一些,五官锋芒都显露出原本清俊的底子。

只是一双眼睛像迷失在森林的小鹿,没有半分常年当兵的肃杀冷意。

看上去莫名有些喜感。

江月忍不住勾起了唇。

阿靖顿了顿,站着没动。

思索片刻,更加决定不动了。

又补充道:“将军这会不需要我在旁边跟着。”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江月当即想到了萧云笙平日总和阿靖形影不离,连阿靖都掩饰的这么不自然,能不方便带人只能是在做什么怕人打扰的事。

许是送蜜过去还没离开,两人正好一起结伴。

几乎眼前立刻就出现了萧云笙和傅蓉两人执手相看的画面。

长睫颤了颤,就要扶着太子妃出发。

却没想被她反手按住手腕,淡淡的药香伴随着艾条的气息随着呼吸一点点蔓延在江月得鼻息,让人安神。

太子妃的目光如同春日的光,温和的上下打量着她的妆容,斟酌了一番轻笑:“太素了些,换一身。”

阿靖的目光立刻斜着望了过来,江月连连摇头。

她的衣衫穿的还是沈府给她统一做的彩衫,不失礼。

太子妃按住了她,不容置疑:“我一会只带了你一个上街,对外就是我的掌事丫鬟,虽不至于被人认出来,但只怕万一被人察觉,怕丢了太子府的面子。

江月不再抗拒,转身在衣柜里挑挑选选,可竟没一件适合的衣服。

她从前本就大多是当丫鬟时的统一衣料。

回家也就那几件粗布麻衣还是她娘亲手做的。

苏嬷嬷有忽而想起傅蓉刚让她送来的衣裳,急忙献宝似的捧出来:“小姐让我送来的,正合着姑娘能穿。”

“这件,颜色还好。”

太子妃直接点了头,堵住了江月想要推辞的话,转头看向她安抚:“回去让人多给你裁剪些衣物,把柜子填满些才好,看你打扮的娇俏,我眼前也能多些轻松。”

太子妃总是能恰到好处的把话说的让江月无法反驳。

等她换了衣服出去,头上的样式也重新梳了个发髻,站在太子妃面前这才点头满意。

只落在她头上的木头簪子欲言又止。

京中向来留不住什么秘密。

素来红袖添香,男女之情的事总是让人津津乐道的。

尤其春猎,江月陪着萧云笙骑射亮了相,又有旨意,全京中都知道萧家的后院多了个可心的人。

和太子妃一上街,便频频惹人侧目。

萧家大门的门房伸出头见到了江月,无不眼前一亮。

更别提她今日这样一穿,整个人被之前婢女衣衫盖住的光华如同被掀开蒙尘的珠,一股杨柳细腰的风情展露无疑。

也让萧云笙遥遥一眼,满眼只剩下了她。

素白的脸,粉嫩的唇,即使不点胭脂微红的脸颊,更是添了几分可爱的灵动,他早知道江月的美。

阿靖悄声站在他身后,将包裹里的蜜罐递了过来:“没送出去。”

那蜜带着巢就送到萧老太君的院子,将军还言之凿凿说是江月一早上山去摘的,这么大的蜂巢都在悬崖峭壁,江月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

只有他家将军为了在萧老太君面前替江月卖乖才说的一本正经。

正遇上傅蓉正好在那,老太太非得让傅蓉先尝过蜜水,还非要把将军给她泡的那杯递过去。

阿靖一时搞不清他家将军到底心里更在意的是江月还是傅蓉。

“太子和二皇子如今争锋相对连您都频频被波及,江月这时候跟着太子妃出去,我怕不妥。”

萧云笙被日头映照在脸上,淡笑摇头:“无妨,等她回来。”

她在京中孤独,总算找到有真心的朋友,他不想扫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