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小鬼出殡(2 / 2)

加入书签

时间来到康熙十七年。这一年,有个叫王生俊升的年轻人,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生计问题,四处奔波寻找工作。机缘巧合之下,他来到了李公的宅子,应聘成为了一名教书先生。他初来乍到,对这宅子的诡异之处毫无察觉,还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呢。他看着这宅子,觉得虽然有些陈旧,但也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有一天傍晚,太阳就像一个疲惫不堪的老人,拖着沉重的身躯,缓缓地向西边的山峦沉下去,只留下最后一抹如血般的余晖,给整个宅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却更添几分诡异。屋里刚刚点上灯,昏黄的灯光在微风中摇曳,那闪烁的光影就像鬼魅的眼睛一样,一闪一闪地,似乎在窥视着屋内的一切。王生穿着鞋,舒舒服服地躺在榻上,一天的劳累让他感觉有些困倦,他正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呢。

突然,他的眼睛不经意间瞥到一个小小的身影。那身影极小,若不仔细看,很容易就会被忽略。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小人,这小人也就三寸来高,就像一个缩小版的人偶,精致却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怪异。它晃晃悠悠地从外面走了进来,那走路的姿势,一摇一摆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每一步都走得歪歪斜斜,却又有一种莫名的怪异。它在屋里慢悠悠地转了一圈,东瞅瞅西看看,那模样就像是一个将军在视察自己的领地,眼神中透着一种审视和威严,然后又大摇大摆地走了。

王生揉了揉眼睛,还以为自己是太累了,出现了幻觉呢。他笑了笑,自言自语道:“看来我是得好好休息一下了,都出现幻觉了。今天真是太累了,脑子都开始胡思乱想了。”他打了个哈欠,准备再次躺下。

可没过一会儿,那小人又回来了,这次它的肩上还扛着两个小凳子。那两个小凳子的模样可真是奇怪,就像是小孩子用高粱秆心精心编制而成的,小巧玲珑,却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怪异。它们的颜色有些发黄,似乎带着岁月的痕迹。两个小凳子被放在堂屋中间,在昏黄的灯光下,就像两个孤独的幽灵,静静地待在那里,散发着一种阴森的气息,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让人不寒而栗,别提多诡异了。

又过了一会儿,更怪异的事情发生了。两个同样小小的人抬着一口棺材走了进来,那棺材也就四寸来长,小小的棺材制作得十分精致,棺盖上似乎还有一些奇怪的花纹,像是一种符文。小小的棺材放在凳子上,就像一件精心准备的祭品,摆放在这诡异的祭坛上。王生瞪大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心中充满了震惊和恐惧,心里想着:“这是要干嘛?难道是要演一出小鬼出殡的戏码吗?这也太吓人了吧!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冷汗从额头渗出。

就在这时,一个女子带着几个丫鬟模样的人走了进来。这些人也都跟前面的小人一样,小小的,就像一群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精灵。那女子穿着一身雪白的丧服,丧服的材质看起来有些粗糙,却又显得格外沉重。丧服上隐隐约约还有一些暗红色的花纹,就像干涸的血迹。她的腰上紧紧地系着一根麻绳,麻绳上还打着奇怪的结,那些结错综复杂。她头上裹着一块黑色的布,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神空洞无神,透着无尽的哀伤,仿佛经历了世间最惨痛的离别。她用袖子掩着嘴,嘤嘤嘤地哭个不停,那哭声就像一只超大号的苍蝇在耳边嗡嗡嗡地叫着,声音尖锐刺耳,直往人的脑袋里钻,每一声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割着人的神经,听得人头皮发麻,鸡皮疙瘩起了一层又一层。

王生在一旁偷看了半天,吓得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每一根汗毛都像钢针一样,直直地立着,整个身体就像被一层霜给覆盖了一样,冷得刺骨。他感觉自己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似乎要冲破胸膛。他实在是忍不住了,扯开嗓子大喊一声:“啊!”这声音在寂静的宅子里回荡,如同一声惊雷,又像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恐怖氛围。

喊完之后,他像疯了一样从榻上跳起来,结果因为太慌张,一个趔趄,直接从床上摔到了地下。他重重地摔在地上,感觉浑身的骨头都要散架了,一阵剧痛传遍全身。他躺在地上,浑身像筛糠一样不停地发抖,牙齿也在打颤,嘴里念叨着:“鬼啊,鬼啊!”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恐惧。他试图爬起来,却发现四肢发软,半天都爬不起来,只能无助地躺在那里。

这时候,馆里的其他人听到声音都赶了过来,大家手里拿着灯笼,火光照亮了堂屋。等大家到了堂屋,四处一看,哪里还有什么小人、棺材、女子啊,全都消失得干干净净,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只有王生那惊恐的喘息声在回荡。可这诡异的一幕,却像一把烧红的烙铁,深深地刻在了王生的脑海里,让他这辈子都忘不了,每次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打冷战,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惧仿佛会再次将他吞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