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 醉酒溺水的王六郎(2 / 2)

加入书签

过了几天,王六郎再次前来告别。许某心中一动,怀疑他又有了替代者,王六郎看出了他的想法,连忙说:“不是的。之前那一丝恻隐之心,果然被上天知晓。现在我被任命为招远县邬镇的土地神,明天就要去赴任了。倘若你不忘我们的旧交情,就去那里看看我,不要害怕路途遥远。”许某眼中露出惊喜,祝贺他说:“你正直善良,成为神明,真是令人欣慰。但是人神有别,就算我不怕路途遥远,又该如何见到你呢?”少年微笑着说:“你尽管去,不要担心。”说完,他又再三叮嘱许某,然后才不舍地离开。

许某回到家后,立刻开始准备行装,打算前往东边的招远县。他的妻子看到后,笑着劝阻道:“那里离我们这儿有好几百里地呢,就算真有那个地方,恐怕一个泥像也不能和你说话啊,你这又是何苦呢?”许某却不听劝告,毅然踏上了前往招远的路途。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到达了招远。在当地,他向路人打听,果然有个邬镇。他一路寻至邬镇,在一家旅店住下后,便迫不及待地询问土地祠在哪里。旅店主人听了他的问题,十分惊讶,问道:“客人您是不是姓许?”许某回答:“是。您怎么知道?”主人又问:“您是不是淄川人?”许某更加疑惑,回答道:“是。您是怎么知道的?”主人没有回答,转身急忙跑了出去。不一会儿,男主人抱着孩子,媳妇和女儿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偷看,随后,一群人纷纷赶来,将许某围得水泄不通,就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许某见状,心中更加惊讶了。众人七嘴八舌地告诉他:“几天前的夜里,我们都梦到土地神说,淄川的许姓朋友马上要来,让我们资助他路费。我们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许某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觉得这一切神奇无比。

于是,许某怀着虔诚的心前往土地祠祭祀。他在祠前摆上祭品,然后祝祷道:“和你分别后,我日夜牵挂,对你的思念从未停止。如今我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履行从前的约定。又承蒙你托梦给这里的居民,我心中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丰厚的礼物,只有这一杯酒,如果不嫌弃,就像我们在河边那样一起喝一杯吧。”祝祷完毕,许某点燃纸钱,火苗在风中跳跃。不一会儿,一阵风从座位后面刮起,那风起初轻柔,随后渐渐变大,在祠中旋转起来,带起地上的纸钱碎屑,飞舞了好一会儿才渐渐散去。

当天夜里,许某在旅店中沉沉睡去,竟梦到了王六郎。梦中的王六郎衣冠整齐华丽,头戴官帽,身着锦袍,与往日在河边捕鱼时的模样大不相同。王六郎见到许某,眼中满是感激,他向前一步,深深作揖,感谢道:“你远道而来探望我,我真是又高兴又感动,眼泪止不住地流。但我现在担任了这个小官职,不便与你见面,虽近在咫尺,却如隔着山河般遥远,我心中很是悲伤。这里的居民送了你一些礼物,就当作是酬谢我们往日的情谊吧。你如果要回去,我会送你。”

许某在邬镇停留了几日,心中挂念家中,便打算回家。众人得知后,恳切地挽留他,从早到晚都有人来邀请他,每天都要换好几家招待。许某心中感激,但还是坚决要走。众人见他去意已决,便纷纷写好书信、抱着包袱,争着来送他礼物。不到一个上午,许某收到的馈赠就装满了口袋。连旅店中的奴仆小孩都来了,大家簇拥着许某,一起送他出村。突然,一阵羊角风刮起,那风围绕着许某,伴随他走了十多里地。许某心中感动,他再次拜谢道:“六郎,你保重!不要辛苦地送我了。你心地仁爱,自然能造福一方,不用我这个老朋友多言嘱咐了。”那阵风像是听懂了他的话,在空中盘旋了很久,才渐渐离去。村民们望着许某远去的背影,都惊叹不已,随后才慢慢返回村子。

许某回到家后,家中的日子渐渐富裕起来,他也不再打鱼了。后来,许某遇到招远人询问,他们都说那里的土地神非常灵验。也有人说,这个邬镇在章丘石坑庄,但具体在哪里,却没人能说得清楚。

异史氏听闻此事后,感叹道:“身处高位,却不忘贫贱之交,这就是王六郎成为神的原因啊。如今那些坐在华贵车子里的达官贵人,哪里还会记得曾经一起患难的旧友呢?在我的家乡,有个在山林隐居的人,家境十分贫寒。他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上任一个收入丰厚的官位。他心想,自己前去投奔,朋友一定会照顾他。于是,他竭尽全力准备行装,奔波千里而去,结果却大失所望。最后,他花光了盘缠,不得不卖掉坐骑,才得以艰难地回家。他的族弟很诙谐,还写了首月令来嘲笑他:‘这个月啊,哥哥来了,貂帽摘下来了,伞盖也不撑了,马变成驴了,靴子也不响了。’想到这个故事,真是令人发笑,也让人不禁对世态炎凉深感悲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