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章 公孙九娘2(2 / 2)

加入书签

两人一路直奔朱生的住处,刚到门口,就看见甥女已经盛装打扮好了,一身鲜艳的嫁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笑着迎了上来。书生好奇地问:“你这是什么时候出嫁的呀?”朱生在一旁抢着回答:“三天前就成礼啦!”

书生忙不迭地从怀中掏出朱生赠送的那堆珠宝,这些珠宝在烛光下闪烁着璀璨光芒,颗颗圆润饱满,散发着迷人的光晕。他满脸笑意地将珠宝递向甥女,当作她的丰厚嫁妆。甥女哪能一下子就收这么贵重的东西,连着推辞了三次,嘴里还念叨着:“舅舅,这太贵重啦,我咋能收呢。”书生佯装生气,板起脸说:“你就别和舅舅客气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就安心收下。”甥女这才红着脸,小心翼翼地接过,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

甥女拉着书生的手,一脸认真地说:“舅舅,我把您的心思跟公孙老夫人说了,她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不过她讲自己年纪大了,身边也没别的亲人,实在舍不得九娘远嫁,就盼着舅舅今晚能到她家入赘。她家没个男人照应,您就和朱郎一道过去吧。”书生一听,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挠挠头,一时不知道说啥好。

朱生在一旁笑着拍拍书生的肩膀,说道:“老兄,别愣着啦,跟我走,保准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说着,便在前头带路。两人沿着村里的小路往前走,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没一会儿就走到了村子尽头,一座宅院的大门敞开着,像是在热烈欢迎他们。两人大步登上厅堂,刚坐下没一会儿,就有人扯着嗓子通报:“老夫人到了!”

只见两个娇俏的丫鬟,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老妇人缓缓走上台阶。老妇人虽然头发花白,但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气神。书生见状,连忙起身准备行礼,老妇人赶忙摆摆手,笑着说:“老朽年纪大咯,腿脚不利索,就不拘这些虚礼啦,孩子,快坐下。”说罢,便吩咐丫鬟们赶紧摆上酒席,一场盛大的宴会就此开场。

朱生也没闲着,叫来家里的仆人,另外端出几盘精致的菜肴,轻轻摆在书生面前,还特意准备了一壶香气扑鼻的酒,亲自为书生斟酒。书生瞧着宴席上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和人间的没啥两样,不禁暗暗称奇。不过,主人只是自己举杯浅酌,也不怎么劝书生多喝。酒足饭饱后,朱生起身告辞,走之前还不忘对书生眨眨眼,笑着说:“老兄,好好享受,我就先走一步啦。”

朱生走后,丫鬟们领着书生进了内室。一推开门,只见屋内华烛高照,九娘正静静地坐在床边,身着一身艳丽的红裙,眉眼含情,像是下凡的仙子。四目相对,两人瞬间就被对方吸引,一时间,爱意在这小小的房间里弥漫开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原来,九娘母女当初是要被押解到京城去。一路上风餐露宿,受尽了折磨。走到济南府的时候,母亲实在不堪困苦,就这么含恨而去。九娘悲痛欲绝,万念俱灰之下,也自刎身亡。这天夜里,九娘依偎在书生的枕边,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缓缓追述着往事,那些痛苦的回忆让她难以入眠。说着说着,她触景生情,随口吟出两首诗:“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吟完,她的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