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 教途焕新,乱局终破(2 / 2)

加入书签

他抬头一看,发现是叶阳,顿时脸色一变,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太……太子殿下……”刘老夫子慌忙起身,行礼的动作都有些变形,像极了被抓住作弊的小学生。

叶阳也不客气,大喇喇地在刘老夫子对面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古籍,笑眯眯地问道:“刘老夫子,还在研究学问呢?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这话,怎么听都像是讽刺。

刘老夫子老脸一红,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他心里那个气啊,这小子,明摆着是来看他笑话的!

可偏偏,他还不能发作,谁让人家是太子呢?

叶阳看着刘老夫子那副憋屈的样子,心里暗爽。

他清了清嗓子,语气一转,变得严肃起来:“刘老夫子,我知道你对我的新政有意见,认为我这是在胡闹,是在糟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刘老夫子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激动地说道:“太子殿下,您说的没错!老朽就是这么认为的!您那些新学,什么物理、化学,都是些奇技淫巧,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您这是在误人子弟啊!”

“哦?奇技淫巧?”叶阳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那刘老夫子,你说说,什么才是正统学问?”

“当然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刘老夫子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些才是圣贤之道,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叶阳笑了,笑得前仰后合,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刘老夫子,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时代变了,大人!现在是战国,不是你那个之乎者也的时代了!我们需要的是能打仗、能发明、能创造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吟诗作对的书呆子!”

刘老夫子被叶阳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像个熟透的柿子。

叶阳见状,语气缓和了一些,语重心长地说道:“刘老夫子,我知道您是担心传统文化失传。但您放心,我不是要完全抛弃旧学,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学和旧学,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共同发展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就像盖房子,既要有坚固的地基,也要有漂亮的屋顶。地基就是旧学,屋顶就是新学。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盖出又结实又美观的房子,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老夫子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叶阳的话有几分道理。

他虽然固执,但也不是完全不讲理的人。

叶阳见刘老夫子有所动摇,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刘老夫子,您是教育界的泰斗,德高望重。如果您能支持我的新政,那将会是燕国教育的一大幸事啊!您也不希望看到燕国的教育一直死气沉沉,被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吧?”

刘老夫子长叹一声,终于松了口:“罢了罢了,老朽就再信你一次。不过,太子殿下,您可得保证,不能让那些新学把老祖宗的东西给丢了!”

“放心吧,刘老夫子!我保证!”叶阳拍着胸脯说道,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搞定了刘老夫子,叶阳心情大好。

他开始着手重新规划燕国的教育体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他下令,所有学府和私塾,都要开设新学课程,同时保留旧学课程。

他还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

吴穷学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原本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迫辍学。

现在,有了奖学金的支持,他又可以重返学堂,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了。

“感谢太子殿下!感谢太子殿下!”吴穷学生跪在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知道,是叶阳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像吴穷学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叶阳的新政,让无数寒门子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燕国的学府和私塾,在新政策的推动下,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学生们不仅学习四书五经,还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等新学知识。

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精神。

看到这一切,林婉的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她深情地看着叶阳

“夫君,你真棒!”林婉依偎在叶阳的怀里,轻声说道。

叶阳搂着林婉,温柔地说道:“婉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会让燕国变得更强大,让所有百姓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们的感情,在共同面对困难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深厚,更加坚不可摧。

陶行知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燕国的教育,终于走上了正轨,燕国的未来,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陶行知突然凑到叶阳耳边,低声说道:“殿下,微臣还有一事禀报,关于周富家子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