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铸箭头(1 / 2)
铁冶厂
在大工曹庆的陪同下,许山海逐一查看着眼前一堆堆的毛铁。
“眼下烧十炉,毛铁和百炼钢分别能有多少?”把手中一块毛铁丢回铁料堆中,许山海问道。
听得许山海发问,只见曹庆伸手挠了挠头,略显为难的答道:“十炉约莫能有六七炉的毛铁,百炼钢……几乎没有。”
“炼出来的全是毛铁?”许山海有些惊讶,反问道。
“是的。”曹庆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为何如此,问题出在何处?”许山海纳闷的问道。
既然这些人,都是冯敬和从韶州花钱请来的大工,许山海觉得,不应该出现眼下这样的成品率。
“不瞒小先生说,我们也很纳闷。前几日,我把几个大工叫来,凑在一块儿,琢磨了许久,才发现问题出在石炭和人手不够熟练上面。”对于许山海的疑问,曹庆倒是早有准备。
“由于送来的石炭与我等之前惯用的石炭不同,所以炉膛的温度不够,再加之人手配合生疏,风箱送进炉内的风力忽大忽小,所以才会出现眼下这种状况。”曹庆尽可能的用许山海能听懂的方式,给他做解释。
“简单的说,就是炉内的火不够旺,不够猛。”生怕许山海理解不了,曹庆又补充了一句。
其实,曹庆的担心纯属多余。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曾经的老师,许山海即便没有真正接触过冶炼行业,但是,无论是后世的中学课本上,还是平日里零星接触到的知识,都足以碾压四百年前的人。
“嗯,火力不够……”许山海重复了一句曹庆的话,脸上露出略有所思的表情。
“你是说,你们现在全靠石炭?焦炭呢,怎么不用焦炭?”许山海反问道。
他不明白,既然知道火力不够,曹庆为什么不用焦炭,而是一味的只用石炭(煤)?
“焦炭?小先生,何为焦炭?”曹庆一脸茫然。
“呃……”曹庆的反问,让许山海也犹豫起来,他不清楚,历史上,此时的国人有没有开始使用焦炭,又或者是已经使用,但称呼不同。
“你去问问,你的手下,有没有人会烧炭?烧炭……”想了一会儿,许山海连比带划的询问道。
“烧炭,就是烧木炭!”为了曹庆很容易理解,许山海重复了一遍。
“小先生稍等,容我问一问。”说完,曹庆招手,叫过一个跟在身后的小子。
两人低声说了几句,只见那小子转身离开。
“我着人去问一问,看看有没有人会烧炭。”指了指离开的小子,曹庆解释道。
“不知小先生所说焦炭为何物?”想到许山海方才的话,曹庆追问道。
“焦炭就是把石炭,如烧木炭般,先烧制一轮,然后再用作冶炼钢铁。”或许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曹庆,他才能明白过来。
“小先生的意思是,用烧制过的石炭来冶铁?”身为大工,曹庆不是一个愚笨之人。
“你想一想,平日里,烧柴的火焰看起来很大,但是,火力不容易掌控。而木炭,看着火焰很小,可是只要施以稳定的风力,炉膛的温度要高上许多,且火力容易掌控……”许山海为了让他更容易理解,依旧以木炭举例。
“至于你炼钢,你只需在炉膛上方,再加一个通风管,成功的几率会大上许多。”说着,许山海干脆蹲下身子,用石块,在泥地上,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
表面上,许山海摆出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可事实上,他心中也没多大的把握。
他只知道,正确的炼钢方法,不单炉温要达到一定温度,并且,同时还要往炉膛中输送氧气,这样才能把矿石中的各种杂质尽可能的去除。
可是,以眼下铁冶厂的一切,说一句不好听的,甚至还赶不上后世”大炼钢铁“时的土法冶炼水平。
所以,此时的许山海,尽可能的用他那后世积累的一点知识储备,试着解决眼前的问题。
就在两人蹲在地上,不停地商讨之时,方才离去的小子,带着几个浑身黑乎乎的人回来了。
“小先生、曹大工,人找来了!”小子擦了擦脸上的汗珠,向许山海和曹庆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