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6章 引进欧洲毛纺织业的希望(1 / 2)

加入书签

逛完这条街,李国助心里还是挺震撼的。

虽然他知道,从1618年公司在长崎和平户发售股票以来,

就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永明城贸易或定居了,

但却万万没想到,短短两三年,这里居然有了这么多欧洲店主。

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绝不希望传教士在这里做大。

为此,他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但决不能像大明和日本那样,用闭关锁国来应对。

永明城邦必须以工商业立国,通过自由贸易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所以对天主教的渗透,他不能暴力打压,而应该用开启民智的手段去应对。

走出街口,又到了他们乘马车上山的那条纵道,

向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街口的牌坊、码头及金角湾里的部分船只。

若昂的马车没在牌坊之下,应该是接到了新的生意,载游客去游览市镇区了。

难怪他要在这条街口的牌坊之下接客,原来往上200米就是西班牙教区。

之前上山的时候,因为顾着跟若昂说话,李国助才没注意到这里。

“雅克先生,如果你决定把荷兰商馆开到市镇区来的话,你准备把地址选在哪呢?”

李国助很清楚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的恩怨,

所以他推测斯佩克斯肯定不想让荷兰商馆与西班牙修道院成为邻居,

至于共用一个区域,就更是不可能了。

但他还是很想确认一下斯佩克斯的想法。

“我想选在金角湾岸边,不一定要一整个区域,能租一幢楼就行了。”

斯佩克斯不假思索地道,顿了顿,又补充道,

“但我希望是在北边,我可不想跟西班牙修道院靠的太近。”

李国助欣慰地笑了,显然是很满意这个答案。

“国助,你最好防着点西班牙人。”

廉司南突然开口提醒道,

“他们可不是什么善类,最好别让公司高层皈依天主教。”

“我知道你们皈依天主教大多并不是出于真心,”

“要么是为了方便做生意,要么是为了学习欧洲的知识,”

“甚至令尊虽然遭到过西班牙人的虐待,却为了生意,依然皈依了天主教,”

“但上行下效,你们都皈依了天主教,公司的职员肯定也会跟着皈依,”

“长远地看,对南海边地公司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特别是你们现在拥有了一些领先欧洲的先进技术,务必要防备那些传教士偷窃。”

廉司南说这样的话,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刚到日本的时候,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要靠葡萄牙传教士做翻译,

就差点被后者忽悠幕府,当做海盗处死了,

要不是德川家康还算有脑子,他根本就不可能活到今天。

当然,他能活到今天除了要感谢德川家康,更要感谢李国助。

没有李国助一直帮他调理身体,提高了抵抗力,

去年德川家康的祭日前,他可能就已经病倒了,

到5月26日就该挂了,根本等不到李国助来救他。

当然历史上,他的死期,他自己是不可能知道的,

但却知道,如果没有许仪后和李国助的医治,他肯定活不到今天。

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南海边地公司受西班牙影响太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