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春风(1 / 2)

加入书签

第144章 春风

春风电器专卖店经过了近两个月紧锣密鼓的装修后,终于要开业了。

开业前夕,黄丽扭伤了腰,去医院查出来是腰椎小环节紊乱,需要在医院治疗几天,她这一受伤,店里的事务就积压了。

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聘请一名专业人才协助管理店铺事务。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家麟和詹以林,希望他们两人能推荐这样的人才。

李家麟略一思索就明白了,黄丽这是担忧他不信任她,让他安排一个自己人在店里。

李家麟笑着拒绝了。

他不缺钱,他做事从来都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他愿意和黄丽合作,一是因为他想把手里的那批电器处理掉;二来也是因为他想真的做出一番事业,而不是当一个只能啃老的纨绔子弟。

再说,他也没有经营管理的经验,盲目插手经营只会适得其反。

詹以林虽然有经营方面的经验,可他在羊城还有一个工厂要管理,也分身乏术。

何况,他们两人远在羊城,如今交通虽然尚且算方便,但是来回一趟也需要不少时间。

别说管理了,一年能来南平县巡两次店都算他们勤快。

总之,招职业经理人也好,自己亲力亲为也好,反正这个店的事务就由黄丽全权负责了。

黄丽对两人的信任非常感动,不过,她确实分身乏术,别忘了,她还有三家店呢!

郑治听说黄丽在找管理人员,给她推荐了个人选——原棉纺厂业务经理梁承。

梁承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后分配到棉纺厂工作。

他毕业时棉纺厂就已经呈现衰败之势,虽然有他力挽狂澜,可在时代的巨轮之下,个人的能力显得那么渺小。

何况,很多事情并非人力可阻挡。

梁承有能力,不过时运不济,当了三年的业务经理,棉纺厂便申报破产,他也就失业了。

当黄丽邀请他去春风电器专卖店工作时,他还有些犹豫不决。

毕竟他以前可是在大厂工作,如今要去个私营店铺工作,他觉得有些不靠谱。

王助理是梁承的表弟,梁承不清楚的事情他清楚,兄弟俩聊了几分钟,梁承就点头应承了这事儿。

至于他们兄弟俩聊了些什么,这里就按下不表。

有梁承这样专业的人士来帮忙打理,店铺运营得更顺畅、更高效,这样也能减轻黄丽的压力。

梁承是实干型,刚上任就投入了工作之中。

他招聘了四个售货员、一个收银员、一个专业安装师傅和一个专业维修人才。

员工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各个板块都有人负责,这种合理的分工布局使得整个团队能够高效运作。

林宏明舅舅家的两个小辈也来应聘了了。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黄丽并没有干涉梁经理的面试,也没提这俩孩子和她的关系。

谭文柏念的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店里正好需要这样的人才,就把他留下来了。

谭文美在夜场干过一年,说话做事流里流气的,手腕上还有刺青,不符合店里的形象,梁经理就给拒绝了。

谭文美没有应聘上,她还给林母打电话告了黄丽一状,不过林母不敢对黄丽的事儿指手画脚,没听她说完就打着哈哈挂了电话,把谭文美气个倒仰。

四月底,第一批电器就到达了南平县。

黄丽和经理拿着单子核对电器名称和数量,谭文柏和安装师傅正在将电器一一归置,众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空调、冰箱、大彩电……黄母抱着明月笑得合不拢嘴。

她这才真切的感受到改革开放这股春风是如何吹进千千万万普通家庭里的,也深刻地体验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郑如意和几个小姐妹从悦已出来,看到新到的电器,过来看看热闹。

她家的新房装修得差不多了,她就想买一台最新款的彩电。

不过,禹州市里的电器更新并不快,她去看了两次都还是以前那些货,她没看上。

郑如意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纸箱子,来到黄丽身边:“丽姐,什么时候开业?”

“5月1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吉利。”

黄丽是个不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原本还想着亲自镇上去找陆老先生算个日子。

黄父打电话回去问,说他被人请到香江那边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事儿也就打住了。

郑如意笑得不行:“那确实,这个日子一定是非常吉利的。”

她转了一圈,发现谭文柏正在组装扬声器,顿时又高兴了起来:

“丽姐,我要一台大彩电,还要一套音响设备,你给我留着,开业那天我再来。”

她上次去京城旅游,看到她朋友家有一套组合音响,还能在家里唱歌,可羡慕了。

黄丽就知道她一定会喜欢,语气宠溺地说道:“行,我给你留着。”

今年,羊城那边兴起了便携式cd播放器,一般的家庭也能买得起。

不过,她知道还有更高档的音像设备,让李家麟留意一下。

李家麟特意去厂里问了一圈,发现还真有组合音响系统,不过价格十分昂贵,问她需要几套。

黄丽当即决定要了三套,一套留在店里当样品,一套就是给郑如意准备着。

5月1日,劳动节,天气晴。

阴沉了十来天的南平县忽然就放晴了,黄父看着金灿灿的阳光,心里十分开心。

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电器店开业搞得挺隆重的,李瑞和郑治不仅送了一对花篮,还亲自到场剪彩。

濮阳也是个趣人儿,带着南平日报的记者来了,一顿哗哗的拍照,整个县城都知道她家电器专卖店开业了。

李瑞和郑治出现在开业现场就是一个讯号,众多单位的一把手也来捧场。

黄丽的背景他们调查得清清楚楚的,虽然有关系,但也不至于让南平县的一把手如此给面子。

看来,这小小的个体户后面还有大人物在替她保驾护航。

南平县就这么大的圈子,把关系打好了,没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于是,这群人对黄丽的态度就更加友好了。

见着众多单位的一把手来到现场,黄丽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不过,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李忆今天没来,何好和李少安兄弟俩来了。

明玉今天很高兴,她的好朋友今天欢聚一堂。

好长时间不见,赵飞鸿这小子虽然看起来沉稳了许多,可一碰见李少清还是破功了。

两个小男孩开始暗暗较劲,比谁跳得高,比谁跳得远,还比谁吃得多!

明玉觉得有些头疼,大家都是好朋友,为什么非要分个一二三四呢?一起玩儿不好吗?

黄丽的腰基本痊愈了,不过还是不能久站,她招呼了一会儿客人就去办公室休息。

林宏明作为“老板夫”自然忙得不可开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