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监察司,司正厅(1 / 2)
琼京,监察司,司正厅,韦炜正坐在桌案前,整理着近日京城之中的情报,案卷。案卷堆积如山,堆在韦炜的左侧,韦炜所有的情报都需要一一斟辩,再保存入谍报阁中。
当然谍报阁对外则是称作慎思阁,取《中庸》慎思之,明辨之” 之意。既契合监察司审慎分析情报的工作特性,又巧妙地掩盖了其作为情报中枢的真实用途。
如今京城的情报网络,是韦炜耗费四个月心血精心搭建起来的。从街头巷尾的乞儿,到高门大户的家仆,各个阶层都安插了监察司的眼线。
这庞大的情报网络,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将京城的大小事务尽收囊中。
每日,海量的谍报如潮水般涌来,这固然为监察司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却也让韦炜的压力与日俱增。
他常常需要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处理这些情报,眼睛布满血丝,身心俱疲。
如今的监察司职责总掌京畿及地方百官监察、刑狱复核、情报刺探等权,可直接向皇帝奏事。
可谓是权势之大,可这京中能够让他们施展的地方却很少,朝堂之上官僚盘踞,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所以虽然监察司有这些职能,但能够使用的确很少,不过虽然不能将监察百官的职能完全使用出来,但依旧帮助宋瑾争夺了不少权利。
监察司内部人员架构分明,各司其职。
司正作为监察司的最高长官,正三品衔,总揽全局,肩负着监察百官、复核刑狱、刺探情报的重任,与皇帝保持着直接的联系。
副使为从三品,协助司正处理日常事务,主要负责情报分析和密探调度,常常奉旨外出,查办重大案件。
正四品的佥事则分领各科事务,巡按科、刑审科、谍报科等科室在他们的管理下有序运转。
经历为正六品,负责文书档案和案件卷宗的整理工作,并协助佥事拟定监察条例。
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作为京畿监察专员,拥有弹劾文武官员的权力,在重大案件的会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七品的巡捕则负责执行具体的缉拿、审讯任务,他们常常乔装打扮,深入民间和官场,搜集证据。
如今京城的情报网络已趋于完善,韦炜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地方。
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计划将监察司的势力向地方扩展,希望借此帮助宋瑾更好地掌控天下官员,巩固皇权。
就在他为这一计划日夜谋划之时,王善快马加鞭,向着监察司疾驰而来。
王善一路穿过繁华的街市,很快便来到了监察司门前。
这里紧邻皇城东华门,与六部衙署、翰林院相互呼应,形成了 “文治 - 特务” 功能互补的独特布局。
东侧的东安门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监察司可通过皇城东墙的 “东华门 - 东安门” 通道,快速直达皇宫,为密报的传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