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与发声(2 / 2)
有网友说:这个戴老师有意夸大代际差距。侈谈代际分裂不可调和,在明明应该建立两代社会共识与凝聚社会共识的地方,故意夸大代沟。当青年人陷入困顿的时候,她却说这是你们的事,我不知道,管不了。也无权去谈。好轻松的深刻。中国知识界不但受极左的灾难,受极右的灾难,更瘦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的灾难。这就是一个例子。那些跟帖中的年轻人幼稚无知,看不出其中的要害。
我只想说:许多年我不入文人墨客圈子,不爱看近现代尤其当代文学作品,喜欢实业兴邦,爱和农民、流水线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打交道,就是如今清谈、媚俗与文人相轻太甚。这个信息爆炸甚至过剩的时代喷子太多,人云亦云者太多,认真思考和厚积薄发者太少,甚至关心人间和能接地气说话的也甚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尤其公知需要慎重,不官僚主义,不高高在上,不人云亦云,不做乌合之众,不袖手旁观……
愿我们这一生遍历山河,人间无二!
收到英国十岁小男孩Jas来信,我很感慨。作为一个善良的阿姨,谁能拒绝这样一个小孩子的期待呢捂脸……
希望尘尘同学自己回第二封信吧,愿这一场中英友谊长存。现在小孩子真敏感,反正尘尘没有亲兄弟姐妹,也不孤独,也不想要弟弟妹妹捂脸(有四个表哥一个堂哥,一个堂弟,一个表弟一个表妹,还有十六个我舅舅姨妈家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偷笑),应该不会拒绝一个小哥哥吧吃瓜。
我觉得每个人都生而孤独,无论是他(她)有着多么亲密的关系,拥有父母和夫妻、子女、朋友、师生、同事之爱等,他最终要学会与自己朝夕相处和孤独终老,毕竟每个人只能陪伴一段路程,因为恒久关系难得,我们才会向往白首之约或永恒之美。至少我和我儿子都很享受孤独,很喜欢一个人玩。我觉得学会内心强大和享受孤独是人生的必要课题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