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0章 肉包子打狗(1 / 2)

加入书签

第1130章 肉包子打狗

“考场是选择在了钢铁学院。”

李学武的办公室,红星厂教育管理处处长景荣正在向李学武汇报今年的招生考试工作。

“临近暑假,考试条件比较好,还能临时招募学生帮忙。”

景荣原是华清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经李丛云推荐,担任了红星厂教育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向李学武汇报工作,景荣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

红星厂的组织管理工作很特殊,受目前多个项目建设,以及管委会领导人数较少限制。

李学武承担起了组织协调的任务,所有业务工作,都要从他这开始走流程。

所以,景荣要谈教育工作,除了跟人事处和组织处对接,还要向管委办,也就是李学武这边汇报。

“钢铁学院那边也比较支持咱们的工作,否则这么多的报名人数,放在哪里考试,都是个问题。”

景荣看了看摊开的笔记本,又继续汇报道:“选择在钢铁学院组织考试和面试,还有一个好处。”

“红星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打通了从学院到钢铁学院的升学壁垒。”

“所以,可以让考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未来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他说到这里笑了笑,看着李学武说道:“有多少人托关系把孩子往这边送,其中最大的目的就是这个。”

“正常——”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微笑着说道:“君子坦荡荡,有什么就是什么,红星厂不用撒谎。”

“组建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为红星厂未来发展奠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他放下茶杯,坦然地说道:“如果怕影响,升学钢铁学院的消息晚三年公布也不是不可以的。”

“当然——”

景荣笑着点点头,说道:“只是现在招生办的压力比较大了。”

“好在是有各方支援,咱们厂里、各兄弟单位等等。”

“这都是应该的——”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道:“学校和教育体系虽然是红星厂的,但教育的根本是惠及工业的。”

“从这个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服务于红星厂。”

“更多的是把红星厂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工业带给其他兄弟单位,真正地实现联产共建。”

他点了点景荣,提醒道:“红星教育体系的根本你一定要抓住,根子不能歪、身子不能斜。”

“红星厂会全力保障这一点,包括请卫三团来支援建设。”

“是,我理解了——”

景荣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了李学武的话。

他讲了讲这一次的考试安排,以及目前学校学科的组织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有红星厂原本的教育体系做支撑,从中学到幼儿园,以红星厂提出的教育条件,有足够多的老师和学生供他挑选。

当然了,有些学生是不用他选的,会自动安排入学。

比如棒梗这样的,父母有一方在红星厂上班,属于职工子女。

中学以下,职工子女免试入学,但按照考试升学制管理。

也就是说,小学考中学,不符合成绩的,也是上不了中学的。

关于这一点,棒梗就很有信心,上周见到李学武的时候,问起他关于上学的态度。

棒梗直言,他绝对考不上中学,所以早就在琢磨养鸡养家的事了。

是的,贾经理就是这么的务实,对自己的实力有特别清晰的认知。

从未想过依靠他妈的身份琢磨上初中的事。

贾经理手里有三十一只鸡,二十七只母鸡,每天产蛋最少二十五颗。

一颗鸡蛋六分钱,每天毛利一块五毛钱。

就算去掉了五毛钱的消耗,人家一个月还净赚三十块钱呢。

更何况他养鸡哪里有什么消耗,稻糠才多少钱一袋子,主食全是河里的鱼虾、公园里的野菜。

这么说吧,如果不是秦淮茹提干了,她都挣不过她儿子。

当然了,如果不是她提干了,棒梗在院里也养不得三十几只鸡。

贾经理现在名副其实了,妥妥的鸡头。

要不人家想着早点结束学业,尽快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养鸡事业中去呢。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如棒梗这般幸运,还有很多人混吃等死呢。

所以,与其在家无所事事,倒不如重新安排上学。

有家长比较鸡贼,赶着自己孩子年龄足够,往下压级考试。

也就是说,符合条件报考高中的他不去,而是去考初中。

这两年教育体制变革比较乱,5+2+2制度正在向6+3+3制度转变。

李学武是赶上小学五年制、中学四年制了。

所以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年龄小。

他们那一批都是如此,十六岁参加工作,不是辍学上班了,而是高中毕业了,没考上大学出来上班的。

红星厂教育制度直接对接了最新的执行标准,也就是小学六年制,中学六年制。

从小学五年制上来的那些学生,初中毕业也才十三四岁,多了十五岁,重新考初中是绝对没问题的。

而且,这些鸡贼的家长通过内部消息得知,今年报名红星厂学校的人有太多了,考试压力绝对大。

但凡对自己学习成绩没有信心的,这一年多光玩了,没有坚持自主学习的,都胆虚,几万人抢名额呢。

红星厂教育管理处管不管这种情况

其实是不管的,这在制定招生考试方案的时候就想到了。

只是把初中入学的年龄卡死了,不允许超过十六岁,高中不允许超过十九岁。

初中毕业生重新回炉考初中,底子厚,竞争力十足,可跟红星厂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选用优秀学生进行培养,塑造成材,为红星厂发展服务的根本没动摇。

所以这种自我选择初中和高中的做法,在管理处看来是自愿且合适的。

再就是职业技术学院的中专专业报考,也是一大热门。

具备初中毕业学历的,年龄不超过十六岁的都可以报考。

在中专学习三年,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平时学习成绩和表现优秀,就可以进厂工作了。

这条通道才是红星厂更新生产主力的核心方向。

从中专走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车间或者一线的基础工作者。

而读完中学再考大专,甚至考钢铁学院的学生,那是奔着技术岗和干部岗去的。

有实力自然可以拼,但有自知之明的学生,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学渠道。

红星厂的招工统一规划到学院培训制还有个好处,就是筛选。

除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更高的发展潜力和工作水平外,从小学到中专这条线,有小升初和初升中专两道坎。

学习不努力或者成绩较差的,不用厂里当恶人,担负拒绝厂职工子女入职的坏名声。

同时也封堵了子承父业的工业继承制度。

这才是李学武建议完善教育考核制度的终极目的。

从九月一日开学那天起,红星厂就不会再有子承父业这回事了。

所有的职工子女都享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但自己不努力,不具备生产和更为优秀技术能力的,自然淘汰。

就算职工心里着急,那也怨不得厂里,机会给你了,考试是公平的。

一方面从源头上保证新鲜血液的优秀性,一方面从管理上实现干部年轻化的目标。

三年后,红星厂集团化,正有第一批大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

他们将成为红星厂的管理和技术岗最年轻,也是最具特点的人才。

定向培养,无缝衔接,厂里需要的人才在职业技术学院就已经完成了对应的培训,直接上岗。

三年后,红星厂教育内循环实现,会有源源不断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岗位上去。

红星钢铁集团根本不愁人才空缺,更不缺少对外输出人才的能力。

——

景荣前期是了解过红星厂将要实施的教育制度建设方案的。

当时他还不是内定的负责人,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参详和思考。

而当李丛云找他谈话,并提出向红星厂推荐他担任管理处处长、总校长的时候,他是有一腔热血的。

很简单,华清大学目前的状况不是很理想,复课迟迟没有动静。

学校的组织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人都闲出屁来了。

现在给他一张白纸,有红星厂丰富的教育投资,从国外采购的教育器材,全新的教学楼和服务队伍。

这样一方天地任他作为,是个人都会心动的。

红星厂许给的条件更为丰厚,甚至丰厚到让人不敢置信。

考察推荐人选的时候,是红星厂管委会副主任谷维洁和管委办副主任李学武同他做面试谈话。

谷维洁说的还算客气,只说了未来红星厂教育管理处要升级为厂教育管理局,是副级局单位。

管理局负责人同时担任总校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行政工资按12级计算,也就是一百七十二块五,另配房配车。

房子是生态工业区住宅区的六层洋房,一百四十平方。

车子是魔都牌轿车,统配司机。

这待遇,直接顶到了李丛云现在的待遇,相当于华清的副校长了。

你说景荣动不动心

可是,李学武唱白脸了。

红星教育管理处(暂)全面实施考核制,不仅仅是学生要经历考试,连教师和教授,以及管理处的干部同样要接受考核。

学生的考核是学习成绩,教师和教授的考核是学生的优秀率。

管理处的干部,包括他这位校长需要考核的是管理能力。

总体来说,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关关都要过。

小考过不去,厂组织处要谈话,大考过不去,他就要哪来的回哪去。

他能回哪去

从华清出来,他的组织关系是要调到红星厂的。

不然怎么随红星厂升级而升级啊,更别说领工资了。

可要从红星厂往回调,也能调,华清的位置还能等着他

甭说那位置了,就是从这边的一把手回去给人当办公室主任,他能愿意,这种落差能受得了

所以说,红星厂教育管理处处长的职务,是好,非常好,可真要承担这份职务,压力也大,非常大。

景荣现在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要把工作落实,要把工作做在前面,还要组织教师培训。

是的,学校工地还在加班加点的施工建设,学生还没招到,招到的教师已经开始了培训工作。

甚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们已经开始编撰教材了。

目前,全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中,教材是个漏洞。

也就是说,你在南方的大学学财务,我在北方的大学学财务,咱俩学的教材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当然了,后世也有很多不一样的,但在大方面上还是能统一的。

红星职业技术学院有很多科目是匹配红星厂目前和未来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属于定置化。

所以这教材也得定置化,可给老教授们为难坏了。

一方面要进车间考察,一方面要组织研讨会沟通协调。

这项工作早在三月底四月初就开始做了,进度是很快的,但架不住开设的科目多啊。

尤其是华清的老教授们要夹带私货,想在职业技术学院给来厂实习的大学生们偷梁换柱开灶。

这还真不是老教授们组织的,但却是他们自愿支持的。

李丛云为什么强力推荐景荣来担任教育管理处的负责人啊。

就是想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辟第二教育阵地。

也就是说,华清大学想要学习的学生,都会被安排来红星厂实习。

名义上是进厂接受锻炼,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

实际上,社会实践要接触,但系统的教育教学不能丢。

怎么办,只能是华清支持红星职业技术学院,红星厂帮他们遮盖。

这么多培训班开课,再加上红星厂临时组织的培训班,技能培训班等等,要掩盖华清学生上课易如反掌。

只要学生之间不要搞出问题就没问题,这一方面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再教育,再培训。

——

景荣的压力大,红星厂管委会鼓励他放开手脚加油干,可他不敢莽撞。

一些必要的问题沟通和工作汇报他是牢牢记在心中的。

除了汇报教育管理处目前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案,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培训,他还请求保卫处对近期的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在考试和面试期间,一定要维护好秩序和稳定。

关于这一点,李学武直接安排他去见保卫组副组长于德才。

他早就交代过的,于德才那边已经准备了两套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而就华清、燕京、钢铁学院、艺术学院、财经大学等学校来应聘的教授,李学武也代表李怀德给出了明确的态度,那就是来多少安排多少。

红星厂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这些先进知识分子的待遇。

目前教学楼和居民区都还在建设当中,所以基础条件是差了一些,但未来的待遇是绝对能保证的。

这些教授其实也很难,学校不上课就没有工资,他们又没有一技之长,从社会上讨不来饭吃。

所以,这些知识型人才,红星厂会进行抢救性帮助和招募。

组织关系尽可能的调到红星厂,以保证他们的安全和待遇。

去年红星厂搞实验研究所的时候都没有来这么多教授,这一次算是以教育教学为诱饵,把这些人都勾搭出来了。

人来了,要保护好,要利用好,这是李怀德的原话。

老李也是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教育工作的,批钱的动作很潇洒。

有了钱,景荣也有了信心,再从李学武这边得了指导性意见,他也算心里有了底儿。

“那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下去我把这些意见和建议落实。”

景荣客气着站起身,笑着接过李学武的手握了握,说道:“如果没有您的指导和帮助,我真要晕头转向了。”

“太客气了——景处长。”

李学武说起话来是很坦然的,同景荣握了手后,说道:“您是教育和管理的专家,专业的事就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我是为大家服务的。”

“景处长——”

办公室门口,彭晓力带着几个人站在一边等候,很显然来见李学武的。

景荣自然认识彭晓力,见对方跟自己打招呼,便也笑着点了点头。

只是在跟李学武客气间,目光忍不住扫向了站在门口的几人。

一个老者和一个青年可以忽略不计,只是这少妇长得极为标致。

“景处长再见——”

“哦,好好,再见彭秘书。”

如果不是彭晓力的招呼,也许景荣就失态了。

只是往走廊去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斯人已逝。

他心里猜测少妇和另外两位应该是一家人,来找李学武干什么

也别说景荣没见识,更别说他没深沉。

刚刚跟李学武谈了半个小时的工作,是高强度的紧张作业。

临出来的时候,又是跟李学武寒暄客气着,遇到长相好的自然要多看两眼。

只是门口相遇,电光火石之间,又能看个什么真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