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2章 这娘们要钱不要命啊(2 / 2)

加入书签

未来红星厂的重轻混合型工业下游产业,将急需要特种钢材和金属。

再一个,红星厂在未来部署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急需要建筑钢材。

那就是完成三年大建设,五年大生产之后,锻炼出来的工程队。

在集团化既定目标中,这一只建筑工程队主要是负责疏解工人分流的压力,承担红星厂人事变革中淘汰下来的工人安身立命的工作保证。

在工业变革中,人事是一件很现实的工作。

能从事特殊生产作业的职工,工作年限要短,从事普通加工工业的职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对他们的要求会越来越多,逐渐淘汰。

李学武刚刚也跟香塔尔说了,红星厂是组织和人民的企业。

红星厂不会丢下职工不管,但也要职工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

所以,体力劳动是红星厂给职工们安排的最后一份保障性工作。

当然,这也是红星厂在未来人事变革中的保障性安排。

真把这些职工不管不顾地甩出去,恐怕职工们生活无以为继,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相比较之下,这个时候的职工真的是在奉献中工作,在工作中奉献。

劳动价值被低估,工厂有责任负责他们的后半生。

会客室内的谈话持续的时间很长,双方对于合作谈的都很多。

尤其是李学武和香塔尔,两人为了方便,直接用法语交谈。

语速很快,李怀德身后的翻译都要炸了,只能挑重要的翻。

在谈话的最后,香塔尔也提到了,由圣塔雅集团提供的包括制罐机、灌装机、压盖机、装瓶与装罐机、油炸机、烘焙机、冷冻设备和真空包装机等等食品机械已经到港。

李学武对香塔尔的帮助表示了感谢,红星厂的食品工业确实需要加快进度了,五丰行那边已经在催了。

包括罐头、香肠、果、果干、干果等等包装食品。

五丰行那边已经搞到了一整套方便面生产线,正在运输回来。

红星厂的食品加工业受基建速度和原材料渠道的影响,可能得晚一些才能见到大量的副食品下线。

无论是哪个食品厂,在筹备生产的初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食品生产跟零部件生产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两个赛道。

红星厂也很着急,但李学武并未催促相关的负责人。

零部件生产马虎,也就是残次品罢了,食品出了问题,那是人命关天。

尤其红星厂生产的小食品,还都是面向青少年的,更要注重质量安全。

宁愿晚生产,也要把安全问题拎清楚。

从国际饭店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双方不间断地谈了三个多小时,李怀德没有参与具体的会谈,但坐在那听都觉得累了。

李学武还没怎么样呢,上车以后他先长出了一口气。

“这娘们要钱不要命啊——”

——

一转眼,时间到了周六。

三天的时间,圣塔雅集团组建的技术团队已经在红星厂开展了工作。

最先融入进来的,自然是工程建设团队,他们在圣塔雅集团支援的工程机械一到位,便开始配合红星厂的工程指挥中心,开始了调配工作。

这些工程机械有的还算简单能用,有的则是看不懂,用不上。

机械比人先到,但人不到,机械就用不了。

这也能看得出,目前内地的建筑施工还停留在较为落后的阶段。

有了这些工程师的帮助,红星厂把所有在库的机械都调了出去。

专门培养训练的操作手也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开始了施工作业。

不得不说,机械设备就是比人力和单纯的机械要方便的多。

尤其是在进行极限作业的情况下,工程机械的专业性更高。

主管工程的处长郎镇南是个狠人,这么长时间的运作,他对各个工地早已经烂熟于心。

这些外来的和尚只能负责念经,他自有一套高效的管理办法。

而且,红星厂所属工地上的建筑团队也不是这支工程技术团队所熟悉的,所以目前的合作还停留在工程指挥中心,作为参谋指导的作用。

设计团队那边融入工作较慢,不是他们偷懒了,而是工作原因。

他们需要切实地了解红星厂的设计方案和规划,再去看图纸。

不得不说,这些人在来内地前都是有所准备的,意志力很是坚定。

并没有一上来就指手画脚,而是很有合作精神地了解起了材料。

这也让郎镇南舒了一口气。

技术团队没来的时候他盼着这些人来,技术团队来了,他又怕这些人眼高于顶,把他们当学生。

好在是,对方以合作的姿态出现,让红星厂工程指挥中心的工作氛围都融洽了许多。

李学武的指示,红星厂生态工业园区内所有设计规划和方案都可以给对方看,完全,所有。

包括已经完成设计正在施工的三防工程。

如果技术团队有什么意见,可以上报工程技术办公室研究决定。

红星厂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很大,关注度也很高。

窦耀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进来,包括每个月的收益。

除了给职工发放工资以及办公和安全用度,其他所有的资金都砸在了工程设备更新上。

李学武给他申请了一台轿车的指标,这老窦没舍得,一直租用俱乐部的伏尔加24使用呢。

重要场合就租车,一般场合就借项目部的吉普车,实在没事的时候就骑自行车。

你敢想一个拥有上万名工程工人的公司一把手骑自行车上下班吗

窦耀祖就是这样的人,他很是抱歉地跟李学武沟通了一下,今年就不分红了,所有的收益都要买设备。

李学武当然同意,甚至提出了注资的意见。

但是窦耀祖想了想,没同意,觉得目前的发展正合适。

李学武也没有过多地要求,只随着他的意愿管理。

东风建筑的管理模式很特殊,有点类似于事务所。

有活的时候一起干,没活的时候就解散。

公司运营资本很是简单,甚至最大的支出是劳保用品。

得益于这个时候的人力成本便宜,红星厂给出的建筑预算又合适,东风建筑是赚到钱了的。

但在李学武的指导下,窦耀祖也是一直都在钱的。

不仅仅是工程机械,还包括各个大学的建筑学教授。

只红星厂在工程项目上组建的技术办公室里,就有东风建筑的二十多名建筑学专家。

就是红星厂在网罗专家学者这么大的力度下,东风建筑内还有这么多人才,是因为什么

敢钱,窦耀祖为了这些人真是敢钱。

技术办公室有二十多名建筑专家,在钢城,在营城,东风建筑的项目团队还有好多技术型人才呢。

先前李学武让窦耀祖钱买设备,他可是心疼坏了。

等机械设备上马后,他再也不说心疼的话了。

李学武让他学建筑知识,请专家到公司来帮忙,他也是二话没说就执行了。

窦耀祖心里是怎么想的李学武不知道,但在这些专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后,老窦是一个劲地喊真香。

能不香嘛,草台班子来了一大堆专家和大学生,比特么市里的建筑公司都牛哔了。

市里的建筑公司都没拿到红星厂的工厂施工任务,倒是让东风建筑吃到了最肥的一口肉。

都听说了,红星厂三块大工地,都给了东风建筑。

上千万元的投资,几万人在参与施工,三年都干不完,这不香吗

甭说东风建筑三年后怎么样,就是现在,窦耀祖在市工程公司的那个亲戚都拿他当亲哥兄弟来交往了。

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泥瓦匠,一跃成为了红星厂特别合作建筑商。

你查他的问题

怎么查,人家是依托红星厂在施工,不接外面的活,你怎么管

换句话来说,人家只吃红星厂的工程就够活了,还在乎你的管

窦耀祖是跟着郎镇南一起来的,还有技术团队的工程师负责人阿道夫,设计师弗朗瓦索。

几人站在李学武办公室新添置的一张大方桌前,指着上面布置的规划图讨论了起来。

因为李学武主管协调工作,他的办公室里也多了许多图纸。

尤其是墙上,还有三张经常看的工程建设进度图。

每一周项目管理中心都会来人做更新标注,让李学武知道工程进展。

你会说李学武一个保卫出身的干部,懂什么建筑,费这个事干啥。

郎镇南完全不这么觉得,只有让李学武知道工程进展,才能让领导知道他们都做了什么,才能确保工程的各项用度申请不会在上面卡顿。

而且,工程建设,工人拿工资,东风建筑拿项目款,他需要成绩。

如果不跟李学武说这些,难道去找上面的领导说自己的成绩

别闹了,李学武还真懂一点工程业务,厂里的领导狗屁都不懂。

其实今天他们来主要还是汇报,把技术团队融入进来后开展工作的思路做一个汇报,同时也要征得李学武的同意,将更多的权限下放给他。

李学武并未纠结,在听取了相关的汇报后,点了几处关键位置问了他的准备,又关心了一下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以及工人的安全情况后,便在他提交的申请上签了名字。

他的签名至关重要,只有过了李学武这一关,这些申请才能到厂领导的办公桌上。

尤其是李主任那边,见不到李学武的意见和签名根本不看的。

你说李学武把持红星厂的业务工作

可事实上就是如此,厂管委会副主任想要看到一份文件,没有李学武的同意,他只能私下里看。

走委办的正规途径,还是用章签字的那种,必须得到李学武的认同。

否则你就算绕过他,把申请提交上去了,求了主管领导签字,那下一步呢

委办不管你,你自己去找财务或者其他部门执行啊

甭说财务根本不认这份申请,就是其他部门也不敢执行啊。

所以,一般工作打申请,重要工作来汇报,成了红星厂中级干部的日常工作要求。

你可以不来,但相关的工作李学武还会打电话问。

只要你不嫌麻烦就行,或者电话里讲不通,他直接给你拒了。

现在机关里都说红星厂有两支笔,一支笔姓李,另一支笔也姓李。

“给你提个意见,郎处长。”

就在李学武将签署的文件递交给郎镇南的时候,他示意了站在方桌旁讨论着的几个专家提醒道:“一定要团结,一定要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您放心——”

郎镇南很是重视地点点头,认真地保证道:“保证完成任务。”

李学武微微一笑,伸出手与对方握了握,说道:“属于红星厂的时代来了,祝项目组一切顺利。”

“谢谢——”

郎镇南知道,他的工作得到了李学武的支持和信任。

内心说不激动是假的,即便对方的级别比自己还低。

但是,他很清楚,这个项目完成后他可能进步,李学武却是不用等项目完成就能进步的,绝对在他前面。

所以,李学武是厂领导,在他的心里没有任何的迟疑。

关于工程项目的讨论又持续了几分钟,是彭晓力带着人进来,这才不得不结束的。

“领导,冰飞厂的同志来了。”

“好——”

李学武只是点点头,先是与窦耀祖几人打过招呼后,示意彭晓力送客,这才迎接了冰飞厂一行人。

“李副主任,这是冰飞厂鲁副主任,赵副处长,以及朱丁松同志。”

敖雨华送了人过来,主动给双方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厂主管保卫业务协调工作的李副主任。”

“您好,鲁副主任,欢迎来红星厂——”

李学武微笑着同站在前面的干部握了握手,道:“我可是等候多时了。”

“我是鲁大可,早在冰城就听到过李副主任的威名了啊。”

鲁大可听出了李学武话里的尖锐,回答中也带了一点锐利。

他们刚刚进门的时候差点吓了一跳,这屋里怎么还有外国人呢。

在走廊里就听见叽哩哇啦的外国话,没想到真的有外国人。

只是这些外国人也穿着工作服,看着不伦不类的。

都知道红星厂在对外贸易上有渠道,没想到还能引进外国人

更让他意外的是,他们来到红星厂以后,最先见到的便是管委办负责接待工作的敖雨华。

而敖雨华在跟他们短暂的寒暄过后,并未引导他们去见李怀德,而是直接来了对面,见了这位李学武。

周二收到的消息,就算是情况再紧急,他们也得知己知彼才行。

所以赶在了这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就是周六这天来拜访了。

他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个案子是由红星厂一名管委办副主任负责。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管委办副主任都敢叫他们来接人

他想见见红星厂的一把手过过招,只是没想到,这一拳头打出去,差点震出内伤来。

就是李学武接见的他们,还是在“百忙之中”,你说他怎么想。

李学武管他怎么想,松开了他的手,与第二位握了握手。

“赵元丁,冰飞保卫处副处长,李副主任您好。”

赵元丁倒是很客气,一副处理事情的态度。

至于最后一位,敖雨华没有介绍具体职务的,李学武也能猜到他是谁,毕竟是姓朱嘛。

“请坐——”

他给送客回来的彭晓力摆了摆手,示意他泡茶,自己则是请了这些人在沙发上坐了。

鲁大可一坐下,看着墙上的工程图便笑着问道:“李副主任还负责工程业务”

“协调工作,都得沾点。”

李学武简单地回了一句,看向了沉默坐下的朱定松直接问道:“请问,您跟朱磊是什么关系”

“我是他的父亲”朱定松并未有什么愤懑的神色,很是坦然地回答道:“小磊给贵厂添麻烦了。”

“家长来了就好,这样也省的我们被说欺负小孩子了。”

李学武一上来就开炮,打的对方三人齐齐皱眉头。

他却是不管不顾,招招手,从彭晓力的手里接过一份文件放在了茶几上,示意三人可以看看。

“这是朱磊自己交代的,如果你们不信,人就在

看得出来,朱定松是有级别的,他最先拿起了文件。

只是看见笔录的那一刻,脸色变得铁青,上面的内容实在见不得人。

“说感情用事也好,说少不更事也罢,如果你们把他当个孩子来看待,那我们就要把工作做的扎实。”

李学武迭着腿,坐在单人沙发上,语气很是不客气地说道:“请诸位来,不仅仅是要谈朱磊的事,还有701整个团队的问题,以及合作的必要性。”

他面色严肃地说道:“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贵厂在合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意愿,这种不专业的态度让我们险些损失了这个项目。”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鲁大可皱着眉头问道:“红星厂是准备要撤销合作协议吗”

“不仅仅是要撤销合作协议,还要追究这件事的责任。”

李学武看着他的眼睛直接盯了回去,讲道:“外事部、调查部、保密部的联合调查组就在楼下,我们厂已经致函三机部质问此事。”

“可是……”

赵元丁迟疑地问道:“你们给我们来消息,不是说商议吗”

“是啊,你们不是没来嘛。”

李学武转头看向了他,讲道:“冰城到京城坐火车要多久飞机制造厂买不起飞机票”

“还是——你们并不重视这件事,更不重视我们红星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