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0章 宇宙船要升空了(1 / 2)

加入书签

第490章 宇宙船要升空了

东野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从别的军区调过来的,能力突出,立过功,学历也高,前途无量。林琛对他很欣赏。

东野听了林琛的话马上回应:“可以的,我知道首长的时间安排,他吩咐过,会议时间以外都可以。”

林琛听了这话就确定了自己可以直接过去:“那就这么定了,我现在马上过去,可能要点时间。”

“时间来得及,下午四点这边没什么事的话,和您通完电话我就马上向他汇报。”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林琛和东野达成一致后就结束了通话,启动车子朝东部战区驶去。

轻车熟路地来到东部战区大门口,守卫的士兵看到林琛的车就知道他的身份,但还是抬手拦住了车。直到林琛出示证件才放行。

办公室里,刘定苍已经坐在那里等林琛了。自从东野说林琛要过来,他就没离开过这个地方。也没什么事,就看了看新闻,了解一下其他情况。

林琛到达时,刘定苍刚好把手中的报纸翻了一面。这个年代看报纸的人已经比较少了,至少林琛身边的人都是通过其他方式了解资讯的。

刘定苍看到林琛后放下报纸,指了指面前的座位笑着说:“林老板的速度可真快。”

“从工厂到这里没什么事。”林琛说。东野已经给他倒了一杯新茶。

林琛道了谢后,就把话题转到了刘定苍叫他过来的事上:“首长应该是叫我过来商量宇宙船建造的地理位置的事吧。”

“不错,我们已经选定了一个位置,方案给你看看,合适的话就正式定下来。”说着就把手中的一份文件递给林琛。文件里有图片和文字,详细说明了所在地的情况。

林琛看了看简介,原来是北部的青林市有这样的一个场地。他觉得还不错。

他对刘定苍说:“既然都已经审批好了,那就可以马上动身了。”

刘定苍知道林琛对这件事没什么太多想法,既然不需要再额外讨论,就马上定了下来。

这时林琛又笑着说:“既然这件事定下来了,那我还有一件事希望首长能批准。”

“什么事”

“刚才到门口的时候还要查证件,如果能简便点就更好了。”

刘定苍听了回应他:“这也好办,等你下次来的时候就可以了。”

刘定苍亲自陪同林琛下楼,边走边对他说:“你以后进门查看证件的问题,完全不用操心了。”

林琛笑着回应:“有刘首长的亲自承诺,我自然放心,相信很快就会落实到位。”

刘定苍认真地说:“这件事是我们考虑不周全,林老板的情况完全应该享受我们研发人员的待遇。”

林琛没有多说什么,只要问题能解决,节省时间就好。

对于选定的地点,林琛很满意,第二天就出发去了青林市。

那里原本是一个军事基地,经常进行军事演习。

林琛初闻此地时,心中有些疑惑,但既然项目已定,他相信一切问题都能克服。

果然,当他到达时,发现为了配合宇宙船的建造,基地已暂停所有军事演习,全心全意投入宇宙船的建设中。

负责接待的是基地的王杨政委,他带着人前来迎接林琛。

王杨第一次见到林琛,但从第一眼起,他就觉得林琛与刘定苍在电话中介绍的一样。

他笑着向林琛寒暄:“林老板,欢迎来到青林基地!”

林琛回应道:“非常感谢,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合作了,希望合作愉快!”

林琛并非孤军奋战,许多琐碎工作需要基地内部人员完成,就像之前的航母建造一样。

林琛只需提供研发思路和具体操作流程,将每个流程细化并分配给不同人员处理。

他负责的都是精细且高端的部分,其他人无法帮忙。

王杨不仅带来了基地的人员,还有曾参与过华夏国宇宙船建设的工作人员也都到了。

他们不在会面大厅,林琛随王杨过去时,看到了里面的人。

建造宇宙船的阵势比航母时更加壮观。

看到各领域的人员都已到位,林琛很开心。

“这样我们的进度会更快。”

与他沟通的是负责技术团队的教授。

老教授头发白,看到林琛时十分欣慰。

“我们已经接到命令,全力配合你研发宇宙船。”

“太好了,我们可以选定时间商量接下来的分工。”

林琛认真回应。

旁边的王杨看他们开始讨论合作事宜,开玩笑说:“刚一见面就谈工作,工作可以慢慢安排。”

老教授却有不同看法:“那怎么能一样,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

林琛留在了青林基地,与老教授开始分工。

他这次要建造的是四舱型宇宙船,是目前最先进、前所未有的类型。

核心技术掌握在林琛手中。

这次合作,林琛与军方签订了合同。

他虽负责核心技术,但会无条件向其他教授传授技术理念,并给他们了解的机会。

其他事情则由其他人负责。

在林琛的带领下,他们仅用一个星期就步入正轨,并建立了雏形。

当刘定苍第一次到青林军事基地视察时,就看到了各部分的零件。

仿佛只要将这些零件拼凑在一起,就能一飞冲天。

林琛当时并不知道刘定苍的到来。

还是王杨带着人来到秘密基地,他才看到。

刘定苍看到林琛时,林琛刚从一个大型圆形筒状装置中出来。

林琛这才发现刘定苍来了。

“想不到首长还来突击检查啊!”

刘定苍忙解释:“我这可不是突击检查,只是怕打扰你们工作,所以没提前说明。”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具体原因林琛并未深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