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杀鸡刀和儆猴鸡(2 / 2)
有职工拉住了他的胳膊,语气无奈又气愤地说道:“这不是打击报复嘛!”
“啊!我打击报复——”
王一民甩开了他的胳膊,瞪着他问道:“我特么照顾他们的时候怎么没人说我不应该呢”
“你们心里是不是特么都没有数啊!”
他怒目而视,指着前面的几人问道:“我老王对你们怎么样,做事讲不讲究你们把话给我说清楚了!”
“现在跟我说打击报复了!”
王一民红着眼睛说道:“你们家小子拎着铁叉往外面惹事的时候想啥呢,合着这个不管,来我这诉怨。”
“我告诉你们,没出事算你们捡着了,真出了事,一人五毛钱等着买子弹吧。”
说完,也不管门外这人,给治安员交代道:“把办公区门口的门卫撤了,调离保卫科,爱特么上哪上哪去,这儿不养闲人,也不养废物。”
这些人能进到厂里来不奇怪,因为门口的保卫只拦闲散人等,有厂区内部人来接,就可以登记进入。
但办公区不行,这里只有机关职工凭借身份卡通行,或者通过保卫科给于开具的通行手续进入。
这些人能进来,很显然是办公区保卫放进来的。
现在保卫科的保卫有两种,一种是较为年轻的,主要负责巡逻和押运,以及特勤工作。
另一种则是人事变革工作中,从车间或者其他部门调岗下来的,普遍年龄大于第一种,缺乏强硬的专业技能,主要负责日常的执勤和安保。
也许是亲戚关系,也许是昔日的同事关系,心一软就放进来了。
平时保卫科抓这个就狠,现在往领导枪口上撞,王一民还能不火
看李学武当时的态度就知道了,没有当场骂人,是在给他留面子。
李副主任很维护他们基层干部,对他们多有照顾和关心。
但这并不是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含糊工作的理由。
周瑶正忙着处理车间的工作,他在保卫科值班,自然是他承担责任。
李学武没发火,不等于他就没事了,心里恼火着,进了办公楼又把值班员给撤了,直接清除出队伍。
让人打了李副主任的埋伏,这样的值班员要他有何用。
“王科,那几个……”
有机灵的治安员凑上来小声请示道:“用不用我现在过去……”
“别捣乱啊——”
王一民瞪了他一眼,道:“事情一码归一码,乱来可不行。”
虽然在门口说了要给这七个人为难,可还真能这么做
甭说已经开除了的,就算没有开除,他也不能来狠的。
不能说他心肠软,这只是工作,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能转移矛盾。
只看李学武就知道了,领导都没有追究责任,他怎么能这么做呢。
再一个,周瑶是正科长,别看她年龄轻,可对管理是很严格的。
无论是治安股还是保卫股,决不允许出现违规执行的情况。
像是以前魏同那样的,她不可能允许对方留在队伍里。
身为治安和保卫人员,更应该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王一民比周瑶的岁数大,经验更多,甚至还带过李学武。
但他可不敢公然违背科里的管理条例,为了出口气干这种蠢事。
这些治安员是经过考核和训练抽调上来的,办事很是勇猛。
但也有小心思多了,为了巴结他,就要以身试险。
不用说,没出事都还好,就是给他多填几声骂而已。
真要是出了事,第一个就会把他给供出去,到时候黄泥掉裤裆,他说不是也是了,解释不清楚。
责任追究从来都是拿大个顶雷的,他太清楚这些小子的揍性了。
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没问题,管理嘛,有松有弛,但做事可不行。
他是给周瑶保驾护航的,不是捣乱的,否则第一个挨处分的就是他。
“去,扔副扑克进去,这十五天不能再出了乱子。”
——
“呦——这咋在这站着呢!”
李学武一下车,便见中村秀二等人在沙器之的陪同下站在湖边看景呢。
他笑着走过去主动伸手道:“抱歉抱歉,突然有工作耽误了。”
“没关系的,李桑,咱们是老朋友了——”
中村秀二完美地解决了桃谷绘里香的事,又从钢城考察结束回来,满意的态度都已经写在了脸上。
他上前迎接了几步与李学武握手道:“我们也是刚刚才到嘛。”
“是昨天回来的”
李学武与谷仓平二以及三上悠亚三人点点头,做了请的手势,邀请他们进屋谈。
中村秀二带头随着李学武往招待所里面走,边走边笑着回道:“是昨天下午到的京城。”
“我很想立刻跟您分享我的喜悦啊,但也要照顾您的休息时间。”
“我都听说了——”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讲道:“董主任给我打了电话,说很欢迎你们到钢城去呢。”
“是董主任热情待客,我们很感激啊——”
中村秀二一贯的礼貌客气,并没有因为事情谈完了而倨傲。
“在钢城我们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在董主任的陪同下,我们看了电子电器厂,建的很好。”
走进会客室后,他同李学武一起落座,继续讲道:“厂区建设的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这是第一印象。”
“整洁安全的生产环境,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有些激动地用胳膊撑在沙发扶手上,探着身子给李学武讲道:“其中一个生产车间的负责人给我讲,所有的生产工人都达到了初中以上学历,这是我第三个深刻的印象。”
中村秀二对内地的情况很是了解,只看他敢来这里搞商业贸易,与红星厂合作搞电器生产就知道了。
商人的骨子里有冒险的基因,但绝对没有冒失的成分。
他们做出的决定往往看着奇怪,但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对内地没有充分的了解,他敢跟其他两人往这里砸资源
所以,他很清楚生产工人的教育水平线在哪个位置算是优秀的。
你要说在日本,他也不敢保证流水线上工作的职工都是大学毕业。
别闹了,就是这个时代,大学生在哪个国家都是重要的资源。
丑国拥有那么丰富的教育资源,你觉得这个时期他们会嫌大学生多吗
在日本的流水线上,高中学历就是高学历,初中学历算标准,小学学历也是常有的事。
毕竟电子工业听着很高大上,其实都能实现流水线作业了,这有什么高大上的,不能实现流水作业的那叫工匠,流水线上只有工人。
红星厂能在电子工业上实现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力安排,不正说明了对这一项目现在以及未来的重视嘛。
他很清楚,红星厂绝对有独立生产和科研的目的,但他并不在意这一点,包括其他两位合作伙伴。
三禾株式会社不需要生产来稳固他们的企业核心,他们只关注经营。
也就是说,即便红星厂独立研究并生产出了优秀的电器产品,那他们就不做三禾株式会社的生意了吗
只要保证自己在日本有绝对的电器经营优势,那么他们永远都是红星厂的首选。
做生意,不要奢求十年、二十年一直都是你自己占便宜,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三禾株式会社没想过。
但以红星厂目前的科研力量,以及对电子电器的生产力量,谈这一步还为时尚早。
“宽敞的厂区、安全的环境、优秀的工人,先进的管理——”
中村秀二满脸微笑地数着他看到的优秀品质,对李学武点头说道:“我对电子工业项目的合作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这正是我们请您去钢城走一走,看一看的目的啊——”
李学武同样报以友善的态度,他点了点中村秀二介绍道:“您今天看到的,仅仅是电子工业的布局。”
“我们厂要在东北要打造一整套与电子工业同样生产标准的工厂。”
他着重强调道:“包括五金、汽车、机加工、船舶、飞机等等。”
“我们期待与世界拥抱,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把更多更好的商品通过像三禾株式会社这样的企业分享给全世界的人民。”
李学武很是坦诚地讲道:“目前我们的生产水平还很落后,尤其是在高科技产品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需要像您这样的朋友多支持,多帮助,多理解。”
“这是我的荣幸——”
中村秀二很是客气地点头应道:“与红星厂的合作,是三禾株式会社自成立以来最优秀的选择和成果。”
他参加过很多次官方组织的活动和会议,大大小小的领导讲话他也听了无数次,李学武讲话已经有内味儿了,这说明双方的关系正在稳步前进,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中村秀二也能感受到李学武在讲话中的自信和友善。
关于合作和生产的阐述,很明确地指出,在短时间内,红星厂并不具备出口海外开展营销的能力。
目前只考虑生产和研发,扩大产能,提升竞争力。
而对于海外经销,红星厂很愿意与他们分享工业发展的成果。
同样也希望他们能把更多更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引进内地。
这是对飞机制造设备的回应,也是对下一次合作的展望。
红星厂与三禾株式会社合作,引进kh-4轻型直升飞机生产线的项目已经开始了运作和协调。
这是双方进一步合作的优秀成果,也是李学武对此次合作的总结和展望,他希望下一次能更满意。
不再是旧的生产线,以及落后的产品型号。
当然了,kh-4的机型并不算落后,这种直升飞机在国际市场上很畅销,尤其是其低廉的价格。
别说五万美元很贵,这是飞机,不是打火机。
一架拥有高海拔飞行能力,具备巡逻、农业、救援等广泛应用的轻型直升飞机,才卖五万美元。
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牧场主完全有能力买几架用来放牛。
或者城市医院采购用来紧急救援,或者公司高层采购用来交通。
在先进国家,乘坐直升飞机上下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在飞机上主持新闻节目都不算新闻了,这还能算新闻
中村秀二同样很期待kh-4直升飞机项目落户红星厂,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他在钢城了解到的,可不仅仅是他说给李学武的这些。
让他兴奋和满意的是流水线建成后的产能。
目前,国内电视机厂的产能十分有限,全国全年才刚刚实现5100台。
也就是说,所有的电视机厂一整年的产量加在一起才五千台出头。
为什么
是电视机厂很少吗
并不是,仅在华北地区就有很多家,比较大的像京城电视机厂,津门712电视机厂等等。
你要说这玩意儿有多高的技术含量,说白了还真没有。
毕竟是很早就发明了的东西,只要工业水平足够,就能够自主生产。
但为什么产量这么低呢
原因无非就那么几点,一个是电子元件生产能力不足,一个是生产方式落后,最后就是生产技术不过关。
红星厂为什么能实现弯道超车,打破了目前的工业格局,不就是产业链的打造和供应链的建设嘛。
电视机厂自己生产零部件,这是很常规的情况。
要真是全国采购零部件,你想组装在一起也很费劲啊。
尺寸、型号、标准,完全对不上,你就算攒上了,也用不了。
这就是工业落后的表现,即便有较强的工业水平,但不能很好地完成资源整合,也是一盘散沙。
那说了,红星厂就能整合这一批资源吗
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电子电气的生产呢
红星厂也不敢保证一定能从内地的电子厂采购到足够多的零部件。
因为这些工厂要优先保证自己工厂电视机的生产。
就算有外销的份额,也早就被其他工厂抢购一空了。
怎么办
逆向思维,零部件不够,没有资源你整合什么资源。
但你可以创造资源啊。
红星厂在钢城为什么搞那么大的电子电气工业区
目的就是实现核心零部件的高产,以满足所有电器品类的需要。
显像管很大很笨拙,并不适合长远距离的调运和生产。
外壳、电源变压器、电路板和调谐器也是一样,这玩意儿其他电子厂的产能实在是不够用。
电路板的体积小,生产成本高,运输很方便,正在试生产的这一批电视机都是从日本搞来的电路板。
为了保证生产,必须自己搞,还得往多了搞,成立专门的部门搞。
其他电视机厂不是缺少这些核心零部件嘛,红星厂自己用的同时还能往外卖。
诸如其他零部件,如电阻、电容、扬声器、天线。控制电路等等。
这样高产的零部件就可以通过采购来实现了,毕竟全国的电子厂在这样零部件的产能还是可以的。
核心零部件高产外销,其他零部件不产内采,就是红星厂在电子工业上的布局和安排。
其他诸如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等电器,都是如此安排的。
国内技术足够的,产量足够的,就从供应链中采购,不满足的就自己生产,让供应链满足,往外卖。
电子电气厂初期生产目标:电视机年产能3万台、洗衣机年产能4.5万台、电冰箱年产能2万台……
电子电器集中生产,零部件产业争取配套建厂,实现集群化。
很简单地估计,3万台电视机有1万台流入日本,将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冲击
是每年一万台,大手笔的促销战,配合其他同品牌家电,完全打响知名度是很轻易的事。
这一次是中村秀二一个人来京城,其他两个人都在准备着。
包括商场入驻和团队的培训,只等着今年年底第一批家电进入日本市场,彻底占领廉价电器领域。
红星厂在生产上是有所保留的,给出的产能也是扣除掉内销的部分,并不代表第二年也是如此。
内地的购买力十足,相信红星厂同样能在内地打开电器经销市场。
不要只看见每个月32块钱的工资,那是一个人的。
如果这一家都是工人,完全有能力攒下积蓄。
电冰箱和洗衣机销量一般是可以预测的,但电视机绝对会成为热点。
收音机和手电筒更会成为内地爆火的产品,堪比五金厂的指甲钳。
李学武曾经讲过,五金厂生产指甲钳赚的比搞汽车厂还要多。
这话绝对不是忽悠,因为目前汽车制造厂的投入还是五金厂赚来的。
五金厂的指甲钳、工具和厨具已经卖了大半年了,订单根本生产不过来。
先前与外商签订的外贸合同已经提前完成,但新的合同又来了。
五金厂是红星厂外调职工最多的工厂,那里缺人缺机器,就是不缺订单,还都是外贸订单。
小鬼咂心眼都多,只看他们对李学武的客气程度就知道,这个项目他们要赚大了。
都来到红星厂了,没见到李学武来迎接,他们也不生气。
甚至就站在门口等着李学武来,礼貌做的十足。
至于说接下来的合作,双方都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态度。
而当沙器之进来提醒正在热聊的两人,考察团代表准备好了的时候,中村秀二很是认真地对李学武促成考察一事表示了欢迎和祝贺。
而李学武也对三禾株式会社在其中的努力和工作表示了感谢。
双方起身,说笑着往小会议室走去,他们将在那里召开一个座谈会。
“李副主任你好——”
小会议室内已经坐满了人,701工程团队的主任孔晓博同夏中全站在了一起,在李学武进门口主动打了招呼,他的目光却是看向了中村等人。
中村秀二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在李学武的介绍下与他们握了握手。
双方在简单寒暄过后,便相让着走到中间的会议桌位置落坐。
会议室内的技术人员目光也齐齐投向了他们这一些人。
朱磊目光阴狠地越过李学武的背影,盯在了对面上官琪的脸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