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燕王回京(1 / 2)
六月三十,宜出行。
与气温相对
"苦寒
"的塞外草原所不同,此刻的
"江南水乡
"却正值梅雨季节,天色刚刚大亮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结果晌午过后便穹顶低垂,电闪雷鸣,随后瓢泼大雨便是倾盆而下,浸透了南京城中青石砖板的街道,也褪去了空气中的燥热和浮动。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自从三国东吴政权从此地建都之后,古称
"金陵
"的南京城便是正式崛起,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南方腹地的精华,如一颗璀璨明珠傲立于世界之巅。
而在洪武元年,随着驱逐鞑虏,统一华夏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城建国称帝,这本就巍峨壮观的城池更是迎来了十余年的修缮,使其城垣愈发恢弘壮丽。
现如今,南京城中河道纵横交错,汇聚着自天下各地而来的豪绅富商,停泊在水面上的游廊划船千帆竞渡,宛如遮天蔽日,号称
"十里秦淮
"。
即便今日天气不佳,但倾盆而下的大雨依旧难掩这座江南水乡的壮丽之美,河畔附近披着蓑衣的百姓们反倒是为这幅山水果,平添了些许意境。
不过与城中的
"人烟萧瑟
"所不同,此刻位于南京城正阳门数里之外的凉亭附近,数位绯袍重臣们正整齐肃穆的排成一列,默默的注视着远处官道尽头。
而在官道的另一侧,同样立有一座凉亭,但与那些表情严肃的绯袍重臣所不同,此刻待在这座凉亭中避雨的武勋们却很是兴奋,肆意的哄笑声不绝于耳,惹得在管道两侧负责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差役们侧目不已。
兴许是这些
"官老爷们
"闹出的动静过大,即便是头顶的大雨愈发滂沱,但仍有不少生性边爱看热闹的百姓们闻讯赶来,并与相似的同伴交流接耳,揣摩着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此刻齐聚于此的用意。
...
...
"该说不说,老王这仗打的确实漂亮。
"
"老子和蒙古鞑子打了半辈子交道了,还是头会听说有敢以血肉之躯,冲击我大明军阵的。
"
武勋所在的凉亭中,一众在此等候多时的武勋们在谈论完各自的家长里短之后,便是不可避免的将话题代到了数千里之外的北平都司,而一张崭新的舆图也被在此当值的副将,眼疾手快的摆放在凉亭正中的桌案之上。
"哼,老王就是他娘的运气好。
"
"这些北元余孽被我大明打击了这么多年,早就没有当年的勇武了。
"
"那劳什子北元太师,更是个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
"
闻言,便有一名身材魁梧的武勋满脸不屑的嘲弄道,右手不自觉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一道狰狞丑陋的刀疤,每到这梅雨时节,便会隐隐作痛,令他苦不堪言。
"可不说呐。
"
"凉国公捕鱼儿一战,直接打废了北元皇室,连那北元大汗的位置都发生了更迭。
"
"如果放在咱们大明的话,这就算政变了吧?
"
此话一出,凉亭内的武勋们顿时哄笑不已,话语间毫不掩饰对于在捕鱼儿海之战中,狼狈出逃的天元帝的鄙夷。
不过这戏谑的哄笑声仅仅持续了片刻,便被一道气急败坏的怒吼声所打断:
"放肆,景川侯慎言!
"
放眼望去,一直在闭目养神的颍国公傅友德怒而起身,黝黑的脸庞上肌肉不断抖动,脖颈处更是青筋暴露,显然已是动了真怒。
"此等大逆不道之话,也是你能说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