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四章 一只小蚂蚁也能坏大事(2 / 2)

加入书签

张去病道:“语儿勿恼。这是他们的寺规,怨不得这位师父。我进寺去见方丈不知耽搁多久,你暂回客店去等我。我见过方丈,便回店找你。”柳语脸点了下头,转身下山去。

张去病跟随那僧人走进山门,经过天王殿,走过大雄宝殿,只见殿里香烟缭绕,满满一殿僧人正聚精会神听一个老僧说法。只听那老僧道:“佛法无边,渡化悟者;灵台空明,方结禅缘……”

张去病看见大殿情景肃穆庄严,不敢惊扰众僧听说佛法,轻轻迈动脚步跟着那知客僧绕过大雄宝殿,进入一间不大的禅房里。

知客僧献上一杯茶,道:“施主稍候片刻,方丈讲完经便与施主相见。”

僧人去后,张去病观看禅房里的陈设,只见南面墙上挂着一幅画,上面画着几个年纪不同,容貌各异,高矮胖瘦悬殊的和尚:一个在面壁打坐,一个在合什诵经,一个站在荒野上仰面观天,一个正在当众讲经,一个在伏案抄写经文,还有一个卧在禅床上闭目沉思。再看那画上的题字,写的是“禅宗六祖图”。原来图上绘的是达摩、惠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位禅宗祖师参禅说法的故事。张去病对禅宗事迹一无所知,呆看半晌,看不出所以然,便掉头去看北面墙上所挂之物。

北墙上挂着一幅立轴,上面龙飞舞凤舞地写着一联:“一心一佛意,万念万法门。”小字落款:“米蒂”。一看这人名,张去病陡然想起听娘说过大宋朝有四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元章和蔡襄。他想这米蒂,难道便是那米元章吗?他对书法知之甚浅,但见那幅字笔势狂放,全无章法,却又极具旷达之姿,字字傲立纸上,几欲破纸而出,不知不觉看得入了神。

忽听身后有人轻咳一声,他回头看去,见那知客僧立于背后,面带笑容道:“方丈有请施主。”说罢招一招手,带着张去病走出禅房,穿过一重院落,又走过一段翠竹掩映的小径,来到一间古旧的小屋前,知客僧推开门,道:“施主请进。”

张去病跨进门去,见一老僧打坐在蒲团上,七十多岁,面容清癯,白眉白须,神情慈祥。他顿生敬意,心想这便是名动天下的少林寺方丈么?

老僧见张去病进屋,用手指旁边的蒲团,道:“施主请坐。”

张去病依言坐下,老僧又道:“施主持昆仑派掌门的信物来见老纳,不知所为何事?”

张去病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对着方丈行个礼,道:“方丈,在下姓张名去病。求见方丈不为别事,只因我身患一种怪病……”

弘无方丈一听“张去病”三字,不待他说下去,急忙问道:“施主名叫张去病?你可认得那病松客杜百年?”

张去病点头道:“我认得,杜伯伯从秦桧爪牙手里救过我的命,不知他老人家现在哪里?”

弘无方丈喜道:“几年前,杜百年上少林寺来告诉老纳,说张公子生就仙猿骨相,是老纳和他师父六合居士所要寻访之人,又说可惜公子与他走失,下落不明。老纳听了万分着急了,派人下山去寻找公子皆无结果。不料今日菩萨保佑公子平安来到少林,阿弥陀佛!”

二十年前,弘无方丈与金风道长、六合居士三人约定寻访异人,共同传授他武功,拯救将来的武林浩劫。此时终于见到他们所要寻访之人,方丈喜出望外,慈祥地打量张去病一瞬,又道:“杜百年来对老纳说,公子当年只有十二岁,个头不高。几年之间公子已长大成人,但不知这几年公子去了哪里?”

张去病遂将自己流落江湖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道:“在下此次前来,欲求方丈为我打通任督二脉,助我练成武功报一家血海深仇!”

弘无方丈道“我佛慈悲!公子乃是大宋忠臣之后,一家蒙受奇冤,又是老纳故人凌霄老人的弟子,还持柳寒峰掌门的信物来见,老纳自当竭力相助。既然那药王已将公子的怪病治好五成,老纳便试一试为公子打通任督二脉,看成不成?”

张去病大喜,忙倒身下拜,道:“拜谢方丈!”刚磕头下去,一股轻柔的内劲将他托了起来。张去病一楞,只见方丈的衣袖微微拂动一下,不用举手投足,便传功将他托起,这功夫当真出神入化!

方丈道:“公子勿用多礼。”又对禅房外道:“法照在门外么?”

门外有人应道:“是弟子。”脚步声响,一位中年眉粗眼大的僧人走了进来,乃是方丈的弟子法照禅师。

弘无方丈道:“法照,为师要用运功为张公子打通经脉,你守在门外莫让人来打扰!”

法照禅师一惊,道:“师父,你老人家年事已高,行功为人打通经脉太耗元气,万万不可!”

张去病亦知运功为人打通经脉太耗功力,听法照这么一说不禁犹豫起来。却听弘无方丈道:“这位张公子是岳元师的后人,他同武林关系重大,我不能不助他,你下去罢。”

法照禅师不动步,又低声道:“师父,此事可请达摩堂的弘远师叔代劳,你老人家无须亲自行功伤了元气。”

弘无方丈摇了摇头,道:“那药王说须有八十年功力之人方能为张公子打通任督二脉。为师只有六十多年功力,尚且不知能否为张公子打通二脉。你弘远师叔的功力比为师更逊一筹,只怕更不成。况且弘远的功力太过霸道,张公子气血大亏,只怕承受不起。此事性命攸关,丝毫大意不得!你去守在门外,半个时辰之内不许人进来。”

法照禅师道:“是。”苦着脸出了禅房。

方丈掉头对张去病道:“请公子脱去鞋袜,贴墙倒立,待老纳运功为公子打通经脉。”

张去病犹豫道:“方丈,这……”

弘无方丈道:“老纳无碍,公子不必多虑。”

张去病心下歉然,只得脱掉鞋袜光脚倒立于墙壁上。弘无方丈起身走到近前,右脚一划,单脚立地,摆出一个奇怪的架式,一只手掌抚在张去病右脚底的涌泉穴上,将一股柔和的真气注入。张去病暗中寻思:少林寺的神功有些古怪,为何从人脚底穴位灌入真气?

却听弘无方丈道:“公子凝神静气,不得分神。不然老纳难将公子的经脉打通!”

张去病急忙收敛心神,只觉方丈注入的真气犹如一条小蛇从脚底“涌泉穴”经“大钟穴”窜上“阴谷穴”,一直往大腿上游走。此时他脚朝上,头朝下,不由抬眼睛向上一望,只见弘无方丈的白眉根根竖起,白胡子四处戟张,身上的僧袍充盈鼓荡,人却似一段木桩一动不动。在他一看的瞬间,那注入他体内的真气突然膨胀起来,变得大如莽蛇爬到他胸前的“愈府穴”来回冲撞。每撞一次,他便觉得浑身血气翻涌。那真气大约冲撞七、八次之后,又变成一根钢针似的疾剌他身上穴位,刺得他疼痛难当。他竭力忍住不敢吭声,浑身却冒出一通大汗。

忽听方丈一声清啸,那钢针般的真气倏地消失,却有另一道真气从他左脚底的涌泉穴注入,宛如一股暖流轻轻按摩他身上的穴位。他舒服地闭上眼睛,任那真气四外游走,感到舒畅异常。

便在此时,耳边忽听嗒嗒声响,他忍不住睁眼一看,见几滴水珠掉在地上。房里怎么会滴下水珠?他抬眼看去,原来是从方丈僧袍上滴下的汗珠。再往上瞧,只见方丈的僧袍已被汗水浸透。方丈的面孔被一大团白气将罩住,面目模糊不清。他知方丈耗费功力甚巨,急忙闭目敛神,不敢再分心。

岂料合上眼睛一会,便觉得撑在地上的手痒酥酥的,睁眼一看,只见一个大红蚂蚁正沿着他手掌往上爬。那蚂蚁爬得很快,不一会便爬上肩膀,钻进衣领,弄得他的脖子痒极。他咬着牙忍住不敢动弹,心里骂道:“小东西,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来捣乱?快滚开!”

那蚂蚁不理睬他,在他脖子上搜寻一阵,没寻到食物,便爬上他的下巴,在他嘴唇四周游荡。他心中暗急,默默央求道:“蚂蚁大爷,蚂蚁奶奶,求你行行好,赶快离去,别碍我的大事!”

这么一想,嘴唇下意识地动了一动,蚂蚁吃了一惊,以为遇上什么危险,仓促逃到他的鼻子下面。他瞧不见蚂蚁,但感觉得到它在鼻孔前徘徊不定,心下更着急,生怕蚂蚁钻进鼻孔里,却又毫无办法。

那蚂蚁忽然见到两个鼻洞,亦是诧异,鼻孔内有热气呼出,不知里面有无凶险。它探头探脑张望一会,不敢贸然钻进去,怯怯的后退到唇沟里。张去病感觉到蚂蚁离开鼻孔,揪紧的心才放了下来。然而就在这一瞬间,蚂蚁忽然探到鼻洞里有一粒鼻屎,以为是什么美味佳肴,便奋不顾身地钻进鼻洞里,张去病猛觉鼻子一阵奇痒,“阿去”一声,打了个大喷嚏,身子跟着一晃倒在地上。

</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