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0693章 第一人!(二更)(1 / 2)

加入书签

舒博海此时就全然不在林海文的考虑当中了,他不知道有多忙,对于这些来捧场的嘉宾,他都必须一个一个地招呼到。虽然说大家都知道他忙,可要是招呼都不去打一个,绝对是要被记恨的——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全然是人家不管好心坏意,来给你捧场,你怎么着也应该有主人家气度。

他从开幕仪式之前,就开始打招呼,不意外的,当然是从今天到场的最大的大咖蒲东生开始,然后屈恒这一路顺下来,开幕仪式开始之后,他也就没工夫了,需要发言啊,在自己的场子上,他没有“疯起来连自己的场子都砸”的冲动,发言还是中规中矩的。

一直到短暂的开幕仪式——应该说是压缩到了极致的开幕仪式,全场只有蒲东生的三分钟致辞,他本人的五分钟发言,接着就是一个展览介绍,持续12分钟,总共不超过40分钟,然后就结束了,各位大佬开始散开看展,观众也开始有序进场——今天上午的票只有10000张,散到整个展览艺术区中,还是很有空地的,也是为这帮大佬的安全考虑。

今天下午开始,控制数量将大幅度升高到8万人——基本上就是不需要控制,只需要调节一下集中度。都觉得太刻意,不过海鸥国际方面觉得这样更好,他也就从善如流。

从蒲东生他们的表情看来,还是比较买账的。

果然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做。

《明月几时有》作为林海文诗作中一座丰碑,单独成景,在大月光灯之下,一座碑——虽然看着像是石头的,但不是石头的,而是塑料的,外头刷了一层硬质的材料,看着不那么轻浮,也加点重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下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屈恒细细的,从头到尾念了一遍。蒲东生一边听,最后和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

“当年我在云盛《古诗观止》那边,看到这阙词的时候,就惊为天人,品评很久,还和几个老朋友,我记得就有屈恒你啊,探讨了好几次,如何如何气魄宏大,情思烂漫。后来又看到松华兄说它‘千古新句,当代风骚’,实在觉得合我心意。结果找人一了解,说这个林海文,清凉山人到底是何许人也?我竟然从未听过,那会儿真不知道我竟孤陋寡闻至此。不过等我寻找了好些人问过,竟然一个人也不知,我才断定孤陋寡闻者不是我蒲东生一个了,呵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