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文学馆集会之新人罗彦(1 / 2)

加入书签

回到陆府之后,陆德明并没有询问罗彦见李世民的事情。

不过罗彦还是习惯性地向陆老夫子汇报了一下。其他的陆德明倒是没有太过关心,唯独罗彦道房玄龄被外放和太子李建成亲征两件事情,陆德明表现的比较凝重。

李世民当然比较乐观,因为现在这个时候他的身边人才也不仅仅是房玄龄一个。陆德明考虑的是,房玄龄恐怕成为一个开头。馆的十八学士,他、虞世南还有蔡允恭以及褚亮这几个人,年龄都不了,虽然李世民给的待遇倒是非常好,但是身体这个东西,不是待遇好就能好的。

李建成被人诟病的一直就是军功不足,在军中威望不如李世民。李建成这要是出征一次,在军中攒威望,恐怕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到时候李渊再把他们从李世民的身边一个一个弄走,那李世民就成了没有爪牙的老虎,还不任他们揉捏。

喝口茶,陆德明沉吟了许久,然后让罗彦先去休息,自己在书房里继续考虑事情。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就到了八月,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领十五万骑兵寇边,直接进了雁门关,开始攻打并州和原州。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一旦山西失陷,接下来就是八百里秦川了。到时候打到家门口,原本就不稳定的政局怕是会更乱。所以李渊无视太常卿郑元寿议和的建议,采用了中书令封德彝先打再议和的办法。

这下子好了,太子李建成建功立业的愿望要实现了。李渊命令李建成走幽州道,李世民走秦州道,同时李子和赶赴云州突袭颉利,段德操奔夏州截断颉利的后路。

想法是好的,你看这正面交锋的有了,两翼策应的也有了,抄后路的也有了。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突厥大军直接攻陷大震关,再打,没了后路的突厥难保不会打到长安城下。

这下没办法了,议和吧。

好在有太常卿郑元寿这个出使过突厥的老师傅带队,见了颉利之后各种忽悠,总算是让颉利退兵了。

但是太子李建成立军功的打算就成了泡沫。

这下子太子属就不依了,这不行啊,你看太子好不容易打一次仗,还没赢,这事儿闹得。不行,还得出去打几次。这会儿刘黑闼和徐圆朗都还活奔乱跳的,所以太子中允王珪和太子冼马魏征就不停地劝李建成前往山东讨伐刘黑闼。

终于在十月份的时候,因为齐王李元吉在山东战绩太差,反倒是把好好的淮阳王李道玄给折进去了。这下子李渊火了,直接应允了李建成的请求,让其在十一月的时候出征山东。

外边的战事如何,却是和罗彦无关了。自打见过李世民之后,因为惩罚性任务,还有本职的工作和成就任务,罗彦一时间忙的连玩闹的心思都没有。

《论语》抄了三个月终于抄完,好在成就任务也跟着完成了,这下子罗彦算是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的成就任务是要求罗彦读书千卷,作为第四轮的成就任务,给出的任务时间倒是长了不少,三年,但是仔细算算,这时间刚刚是第三轮的五倍,简直要人命啊。不过相对应的,这奖励也是丰厚不少,这次居然是让罗彦各项身体素质统统强化一遍,然后还附带着罗彦又一定的战场自保能力。

好嘛,直接就是为了催着罗彦上战场做准备呢。

这几个月里,除了让人欲生欲死的抄书之外,能够让罗彦记忆深刻的莫过于他参加的那次馆集会。

这次集会发生在李建成请求去山东领兵打仗的时候。

十一月,长安城已经是一番银装素裹了。李建成突如其来的请求让原本冷清的长安城顿时热闹起来。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不可轻动。而且山东又不是个善地,没见到淮阳王都战死了么。何况,太子李建成这些年手底下的武将那就是大猫猫三两只,完全不能和秦王李世民相比。

其实李建成急着去山东的意图大家都很清楚。

但是这会儿朝堂的阻力还是很大。李世民一方的人自然是不愿意太子有这样混军功的机会的,所以那就是百般阻拦。但是一些帝党和中间派也有浑然不顾李渊的意思,直接反对的。无他,就因为他李建成是太子。

死了一个宗室不要紧,反正能激发将士的血性。但是太子不一样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就既给敌军涨了士气,还打击了己方的军心。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他们自然是不想让李渊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