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始皇陵墓前的宝物争夺(2 / 2)

加入书签

龙虎山是华夏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国道教发祥地。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龙虎山之所以闻名,一是有赖于其山水秀丽可人,二是得益于道教天师派祖庭所在地的影响,且有左河水诗云:“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道陵纵使神行远,仍让妖魔惧逞凶。”

龙虎山有‘道都’之称,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六十三代,奕世沿守一千九百余年,龙虎山天师道掌教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华夏化史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八十余座,道院三十六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然自汉至今,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者唯有清宫和天师府两处。

龙虎山的清宫是现在天师道的山门所在。天师道的道统延续的六十三代,只是俗世人所看到的罢了。其实在天师道的内门,也是真正的天师道祖庭,天师道的掌教不过传了十五代罢了。

修行之道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道修的门槛极高,可以说入门者不足万分之一。张道陵是道教的四大天师之一,天师道的创始人,但是他的子孙并不是每一个都有修道的资质。天师道有外门和内门之分,外门都是那些没有修道资质的普通道士,千多年间传了六十三代。内门则是真正的修行之人,修行之人的寿命很长,而且修炼有成者不容易有后代,这是天道法则,强者繁衍子嗣的能力要弱者差。否则天地之间早被仙二代、神二代,妖二代们给占据了,哪还有人类的地盘。所以内门之至今只传了十五代,在始皇陵墓现身的张洵是张道陵的第十二代玄孙,也是如今内门掌教的太爷爷。

一个多月之前,张洵带着天师道的几个长老,一行五人去始皇陵墓想要激活祖龙龙脉,得到这一份大功德。但是被守陵秦将给击败了,在用了一枚祖师的分身玉符之后,天师道一行人算是全身而退。但是,一个星期之前,回到龙虎山的除了张洵之外,只剩下了一个长老,而且身受重伤。

这件事说来话长了,张洵等人从始皇陵墓退出之后,穿过陵墓入口的幻阵,来到了外面。始皇陵墓的入口处的阵法主要是防止有人进入始皇陵墓,属于那种进去困难出来容易的阵法。所以张洵等人出来的还是挺顺利的。

和他们一起出来的还有少林寺的人,全真教的人,以及西南妖盟的三人和终南鬼王。西南妖盟的三人和终南鬼王受的的伤很重,为了防止被人落井下石,他们在出来的第一时间,会和了自己一方守在外面的人,然后退走了。

少林寺,全真教和天师道的人则等了一下,想要看看还有没有人出来,或者有没有人成功激活龙脉,毕竟出来的只是一半的人。

这一等,等出了问题。在他们出来的第二天,四道流光从始皇陵墓飞了出来。

这四道流光,却是四大皇族的四位守护者临死前送出来的自己的家族的镇族灵宝。姬家的仿制轩辕剑,刘家的龙炎瓶,李家的天可汗印玺,赵家的朱子笔。

因为宝物无人操控的原因,所以他们在阵法多饶了几圈,张洵等人要晚出来了一天。

等在外面的人看到这四件宝物瞬间傻眼了,这可是四件后天灵宝啊,尤其是那柄仿制的轩辕剑,那可是传说的轩辕剑的仿制品啊,而且是一件品后天灵宝啊。

在这个末法时代,修士们手的大多都是法器,能有一件法宝美的屁颠屁颠了,灵宝这种东西那是传说的物件啊。算是少林、全真、天师道这种传承了千年的门派都都只有一件镇派之宝是灵宝等级的。现在竟然一下出现了四件,其还有一件品后天灵宝。

我靠,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抢啊,啊,不对,是天下宝物有德者据之。

看着悬浮在半空的四件宝物,少林的人表示,‘这和我佛有缘’,全真的人说,‘这是东方的宝物,番邦异教滚开’,天师道的人则证明自家是历朝历代的皇室册封的正牌官员,皇族的宝物应该归自己保管,以后再还给皇族是。至于四大皇族留守在外面的弟子,完全被无视了,几个四品境界的小渣渣还想染指灵宝,想的美。什么?这本来是你们家族的,谁能证明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