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太原府分房(1 / 2)

加入书签

清代顾祖禹这样描绘太原府: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

在明代,太原府更是边关九镇之一。

太原府,城北有河,河南是城,河北又建北关城。城南建有大南关,小南关两座关城,并称南关城。其周长24里有余,城高三丈五尺,池深三丈,由大砖砌成。府城东西南北四方城墙,各开两座城门,城墙上还各有四座城楼,高大的城角楼分立于城之四隅。

站在城墙下,和站在二三十层的高楼下,完全是不同的感觉。古城墙所带给人的震撼力,是巨大的,是任何现代建筑所不能给予的。面对这厚重而坚实的城墙,令人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甚至能体会生命的脆弱。

殷得中经人介绍,在太原府所买的宅子,虽然是在府内,可地理位置,却还不如在府外。

这宅子位于府城南墙,东侧承恩门内,一条名为起凤街的街角处。

起凤街街名援引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腾蛟起凤”一词。是明初扩建太原城的时候,由城郊新划入城内的街道。

之所以说它位置不好,其因有三:第一,宅子毗邻城墙,近在咫尺,挡光不说,还有压迫感。第二,城门之地,往来之人混杂,官兵聚集地,噪音也大。第三,也是更为不便的是,起凤街街北,就是贡院。看似很拉风的建筑,可是,一到秋闱之时,动不动就交通堵塞,搞不好还得戒严什么的,是真心不便。

殷复声对这地方太熟悉不过了,来过两回,一场院试,一场乡试,都在这儿考。他很清楚试期期间,这里的情形。所以,一看到这宅子,殷复声已经可以断定,他这堂哥交友不慎,遇人不淑,极有可能被宰了。

这宅子朝向向东北,大门在西南方,结构有点儿像四合院。一进大门正对的有两间正房,算是院子里最好的两间屋子了。面朝东北,虽说夏天仍可能吸晒,但总比见不着光好。另有两间屋朝向东南,是厢房,采光什么的也还好。最糟糕的要数厢房正对面,朝向西北的一间屋子,采光最差,原本是放杂物,柴草的地方。

院子里搭着葡萄架,不过因为长期无人栽培,浇灌,架上只零星残存几片枯叶。

许氏一进屋就高兴的不行,这屋转,那屋转,口中还不停地夸她儿子有本事,花费不多,却买了这么好的宅子。其实,从她一见城门的时候,就已经兴奋的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杨氏则一眼就瞧上了被废弃的葡萄架,心想着将来可以用它种些葡萄,还能酿酒。

“怎么样?这院子不错吧!”殷得中这时候凑到殷复声旁边,得意道。

“这宅子你花了多少银子买的?”殷复声问道。

“嘿,这可多亏了哥认识人,哥一说要买宅子,友人二话不说,就帮忙给找了这里。而且,这么大院子,才四十三两。”

殷复声记得也曾在史料上看过,明末房价并不贵,即便在京城,像这样大小的宅院,也不过就是三十多两。

“才四十三两?就这地方?”

殷得中本以为会得到赞赏,不想殷复声是这副表情,急道:“这可是府城啊,不是咱们那小村子。”

“那也贵。”

“这院子后边儿还有猪圈呢。”

“猪圈才值几个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