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2章 卿位(1 / 2)

加入书签

纸包不住火,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更何况是诸侯会盟这样风光热闹的大事。

很快吴卫鲁三国郧地会盟的消息就传到了晋国执政赵鞅的耳朵里。这一次听到消息的赵鞅没有火,出奇的冷静。因为此时的他清楚地意识到卫国执意要参加会盟,不单纯是表面上那样简单,他的背后肯定有深层次的问题;若要想解决好这件事,需要好好的谋划一下,于是他叫上阳虎一同前往郊外。

晋国的秋天一派硕果累累的景象,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犹如一个个小小的灯笼;杨柳叶开始变黄,在秋风的吹拂下,一片一片缓缓落下,等聚集多了之后,又在秋风的吹拂下从地上飞起,碰撞在赵鞅的车架上。远处的山岗上草木已经出现枯萎,望去半黄半绿,好像画家用画笔划过一般。

二人在一片缓坡处下车,边走边聊。

望着远处的原野,赵鞅说道:“卫国参加吴国的郧地会盟想必你也已经知道了,说说你的看法?”

阳虎头,“嗯,有所耳闻。主公对此事是不是有些恼火?”

“哼,岂是恼火,我已经愤怒之极了,本想出兵将蒯聩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拿下,以解我心头之恨。可又一想即使拿下了蒯聩,难保下一个卫国国君不会再次投向吴国,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还在吴国而不在卫国,现在我就是想不出如何对付吴国,才约你出来走走,也顺便一起想想办法。”

“这事的确是有些棘手,需要从长计议,主公且不可操之过急。主公请,我们坐下说话。”阳虎指着前面的一块大石头说道。

坐下后。

阳虎继续道:“从吴国三番五次邀请卫国会盟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说明,夫差是有意要与我们为敌了。诚如主公所言,即使我们出兵把卫国的问题处理了,谁能保住他不会向郑国、宋国等晋盟下手。所以面对会盟这事情,我们还需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直接跟吴国较量,只有将吴国折服,晋盟的国家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我们。”

“嗯---”赵鞅望着远方,缓缓的说道:“这也正是我所想的,只是一直没有想出好的处理办法,这才叫你出来啊!”

“这确实有些难!一是吴国距离我们遥远,出兵不是上策;二是吴国一直都在背后使坏,却不从正面与晋国交锋,让我们难以抓住把柄。要彻底解决吴国的问题看来一时半会是不行了。”

赵鞅望着远处的山坡出神,这的确是有些难办,但是如果晋国一直拖着不解决,吴国就会得寸进尺,温水煮青蛙一般将晋国的霸主地位一一的拿走。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对蒯聩有些不够尊重,才使得他铁下心要离开晋国。”赵鞅冷不丁的一句话让阳虎感到意外,他有一吃惊的望着赵鞅。

赵鞅继续道:“必定现在的蒯聩已经是国君了,我们应该以一个君上的身份去尊重他,而不是对他颐指气使,让他感到压抑。”

“主公所言甚是,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他离开晋盟的理由,必定他这个君上是主公您给的,如果没有您的帮助,他蒯聩一生也别想当卫国的君上。”

“说的也是,这就是我对他失望的原因,不过现在还不到与他争论这个的时候,当下还是想想如何解决吴国的问题。只要把吴国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问题虽然出来了,但是解决的办法却很难想出,这令赵鞅与阳虎都感到为难。

过了许久,阳虎突然说道,“主公,微臣想到一人,肯定能够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看主公您愿不愿意放下身段去请教了!”

“哦,会有这样的人,他是谁?”

“士茁,不知大人还记得此人不?”

“士--茁--”赵鞅若有所思。“哦,我记起来了,就是智瑶府上的那个家臣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