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3 实际形势(1 / 2)

加入书签

“乡覃兄”信口挥洒成,自己也觉得意,顺势逊谢几句。

二人特意这般绉绉的说话,自以为便是加了字验密码相似,谅必周遭的乡民们无人能懂。岂知临安乃是风流形胜之地,便是在几个野夫村氓当也能寻到识断字之辈。

亭下水面泊着一叶扁舟,舟渔子将晨间所获肥鱼售于酒铺,此刻得暇正捧着一份报纸在那里展读。听罢二人谈论,那渔子收起报纸,坐在船插言道:

“二位相公所言甚是。只是按报说的,现下金贼形势窘迫之极,却也有一大倚仗,何也?那是北方蒙古部落了。去年金贼抚平全蒙,于我华夏故土不为无功,至少是暂时遏止住了蒙人南下的野心。不过一旦和谈失利,金贼自己乱起来控制不住北方边境,被蒙古人瞧出便宜趁机入关,到那时,遭殃的怕不止是金贼一家哩!”

亭二人闻言,不由相对失色大惊!

渔子见了二人脸表情,倒有些纳罕,起身施礼问道:“二位相公,小人也只是看报这样写,便随口说几句,其关节之处还请二位指点。”

君赐兄捋捋胡须,温言道:“不敢。这位渔子大哥,不知你读的是什么报纸,可否借来一观?”

渔子甚是随和,当即迈步岸,将报纸递到君赐兄手,解释道:“这份『商情要览』是今年四月间临安几大商号联合出的新报,多刊载一些各地风物土产,逸闻谐事之类,起那份『广闻博报』可要有趣多了……喏,刚才在下读的是这篇『西行蒙古记』,著者在介绍蒙古大大小小的部落之时,便对眼下金人议和之事发了一番感慨。”

君赐兄依言找到那篇章看了下去。

原来章的著者曾经在年初跟随临安一支商队前往蒙古,在那里待了三个多月,算是较熟悉蒙古事务的。对当下的蒙古情状描摹甚真,而那段关于宋金和谈的议论也称得是有理有据,不由让君赐兄看得点头不已。

若是赵洵在此见到这篇章,或许要把这位著者许为“睁眼看世界”之人了。

那位乡覃兄也不索报来看,气哼哼地坐了片刻,终于忍不住道:“君赐兄,时候不早,我们该回去了!”

君赐兄应道:“好,好!”还是将章通读了一遍,这才称谢还给渔子。

二人结算了茶资往回返去。

路乡覃兄见无人在侧,轻声抱怨道:“此事职方司难辞其咎!这种敏感章,如何竟让它堂而皇之地登在了报纸?待太子殿下归来,我是定然要参一本的!”

君赐兄沉吟有顷,道:“我倒觉得这篇章甚好,在此微妙时刻能让我等警醒起来,须知即便章没有落入北方使团眼里,不过我瞧在这两日之间,那位张大人也该以此发难了。前线战报不利,而我们这几日又逼得他们紧……”

乡覃兄恨声道:“何止如此!从蒙古来的那个拖雷其人又怎么说?他身边带着通译,也在临安住了十几日了,若是被他得知我朝人还抱有这种想法,岂非又添许多不必要的变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