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梅州卫(2 / 2)

加入书签

在这种放眼天下,尽皆敌酋的大环境下,以梅州为首的西南六州,显然就显得非常不起眼了。其问题也变得不大重要。因为用夏太祖的首席谋士的话来说,西南六州得之其地不足以给,得之其民不足以用,一旦发生天灾人祸,还得倒贴钱粮,干脆以羁縻之法待之。于是西南六州便成为了大夏国土里的一个异类。

这里蛮夷部落酋长的话,远比朝廷官员的话要有效,朝廷虽设流官,可是大多是泥塑县令,纸糊知州。而且朝廷在西南六州,没有驻军,完全由当地蛮夷部落的护卫承担守土之责。朝廷在这里不收赋税,不征徭役,可谓是给足了当地蛮夷酋长的面子,此西南六州俨然成为国中之国,连很多亲王都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是即使如此恩惠,西南六州依然经常爆发大小不等的暴乱,少则数百,多则上万,打砸抢烧,无恶不作,当地的官府也没有办法镇压。

而后来西南六州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叛乱,一度威胁到岭南治所和荆湘诸州,朝廷终于重视起来,他们出兵剿灭了当地的叛乱,并在西南六州的梅州,设立了梅州卫,负责管理西南六州的领土安全。而实际上,自这个卫设置以来,就被军界视为了阎罗地狱,很多将领宁可跑到四方边境去拼命,也不愿意来此梅州卫。

因为这种简直是十死无生!

虽说朝廷设立了梅州卫,可是兵员却需要将领自己从当地选拔。可是西南六州蛮夷居多,这些蛮夷自然不可能和大夏朝廷一条心,即使是当地的大夏人,也大多不愿意参军。因为官府为了羁縻,凡是两方百姓起了冲突,大多是偏向蛮夷一方,故而当地大夏人对朝廷也是极为失望。

梅州卫满员应该是五千兵马,可是真正的情况是常年都不到两千人,一般都是一千出头,就这样还有很多是滥竽充数,为了不让面子上过不去,以及吃空饷的存在。梅州卫第一任指挥使上任没有几个月,就因为治军过于严苛,而被蛮夷出身的部下杀死,而朝廷竟不敢追究带头人的责任。

而继任的指挥使倒是宽仁待军,可是后来西南六州再度爆发叛乱,梅州卫竟被乱军裹胁,那指挥使也被迫加入叛变。后来朝廷大军一到,经过激战之后,叛变被镇压,那位倒霉的指挥使也被砍了脑袋,抄家灭门。

此后梅州卫的将领便一直没有满员过,兵部调动去做卫指挥的将领不是忽然得了重病,便是骑马时坠落,腿部落了残疾。而梅州卫也一直荒废着,卫指挥使、指挥副使、指挥佥事这三大主将的位置,一直都处于空缺位置。直到李思远被调入梅州卫任指挥佥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