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章:大战夺人(2 / 2)

加入书签

牛金星又劝李自成:“我军新得京师,人心威势正旺,吴三桂必定不敢轻举妄动,如果陛下颁爵赏金,再行劝降。如果吴三桂还不识时务,再一队偏师去攻打,就足够了。”

宋献策也说:“陛下若去,对陛下不利;吴三桂若来,对吴三桂不利。”

这些意见,李自成都不听。开始,自成并没有想到与吴三桂打仗,更没想到与清军打仗,乃至决定出师,也没有做认真准备,对打大仗缺乏足够的估计。他以为占领北平,大局已定,“天命”归己,只需再派一支部队去山海关,便可马到成功,三桂束手就擒。因此,他打算派刘宗敏、李过出征。不料“诸伪将耽乐,殊无斗志”在讨论出师时,“仓皇无定”。尤其是刘宗敏,这些日子来,他在陈圆圆身上用尽了力气,在李自成召见他的时候,甚至昏昏欲睡

四月十二日,自成集群臣再议东征吴三桂,“刘宗敏等逡巡未应”。自成无法,只好“亲行”出征。他授明降臣张若麒为“兵政府尚书”,随他到刘宗敏等诸帅处,敦促他们出征。

四月十二日晚,为“绝内患”李自成将勋戚大臣、锦衣卫堂上官、大学士陈演、定国公徐允贞、新建伯王光通、博平侯郭明振、清平伯吴遵周、永宁伯王长锡、平江伯陈治、都督袁佑、周铭、周铎、周铉等共60余名明朝大员,斩于西华门外。李双喜将“中吉营”拷讯的明官员彭琯、李逢甲、申济芳等53人全部绞死。李自成将尚未处决的原明诸官员都集中到刘宗敏处,“累累坐路侧,按籍次第杀之。”到二更时,才停刀,释放了其余的人。

四月十三日,天刚亮,李自成正式出师,在大将刘宗敏、李过等一批将领的簇拥下,自成出正阳门,留守京师的牛金星、宋企郊等官员送至金水桥。百姓闻讯,多跑到东西长安街上观看……

在李自成和他的重要将领后面,还有几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们是崇祯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以及三桂的父亲吴襄,各骑一匹马,随后而行。自成把他们挟往山海关,目的还是指望利用这几个重要的人质,对三桂作最后一次的争取。自成要让三桂亲眼看到亲生父亲还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如念父子之情,投降还不算晚。同时,他也暗示,如仍迷途不返,他会随时将吴襄处决。自成携带明太子及二王,也是出于同样的用意。

此时,李自成的亲率的顺军在六万人左右,加上白广恩和唐通的兵力,总数约为十万人左右,号称二十万。吴三桂有兵力五万人左右,号称十五万。

吴三桂探知李自成率军攻关的消息后,一方面派人出关向清朝请兵;一方面又派出高选、李友松、谭邃环、刘泰临、刘台山、董镇庵等六人作为他的代表,前去李自成军营诈降。目的是先稳住李自成,延缓其进军,争取时间,既加强关城防御,高选六人行至三河与农民军相遇,见李自成,诡称吴三桂愿意投降,希望不要进攻。李自成对此真假难辨,虽不敢全信,仍对三桂抱有希望。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军事进攻,他还是把这六人带在军中,企图亲去招降三桂。因为受到这六人的诈降欺骗,李自成没有急于行军,行缓慢,给三桂腾出了请兵与备战的时间。

李自成率大军行军九天,迟至四月二十一日才到达山海关,黄昏时至山海关外十五里的地方。李自成兵临山海关前,迎接他的不是吴三桂或他的代表,却是在石河西已摆开阵势的辽兵!他当即识破了三桂诈降的诡计,这时,高选等六人企图逃跑。自成大怒,下令逮捕他们处死,其中一人没抓住,身中三箭,跑掉了。

李自成到达山海关时,曾派使者最后一次通令吴三桂投降,遭到拒绝。现吴军已列阵迎战,不再对三桂抱有幻想,迅即部署兵力;一在石河西,以主力作正面进攻,一派唐通率少部骑兵迅从九门口出关,绕到关外,至一片石立营,截住三桂东逃之路,与关内一侧农民军夹击吴军。战斗先在石河西(今山海关区燕塞湖一带)展开。

决定天下命运的山海关大战,正式打响。

一片石是山海关北面长城的隘口,李自成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贼寇了,战术上极为老到,他的战术很简单,就是先突破防御相对薄弱的一片石隘口,然后从关外对山海关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度,这一招无疑是很厉害的,因为流贼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不过吴三桂更不是个善茬,通过对山海关正面流贼的观察,他准确地判断出了流贼的意图,把重兵集结在了一片石隘口,来了个针尖对麦芒,流贼大军于次日对山海关和一片石隘口同时起进攻,却遭到了关宁军的迎头痛击。

五天激战下来,两军都死伤惨重,关宁军虽然有长城天险可以凭据,但此时的流贼大军已经今非昔比,这十万流贼不但身经百战,而且装备也极为精良,阵容中有骑兵、弓箭手、长枪兵、刀盾手等完善的配置,甚至还从北平城拉来了十几门红夷大炮。

一片石隘口的关门很快就被红夷大炮轰烂,流贼大军蜂拥而上,两军在城门洞子展开了殊死搏杀,五天下来,城门内外就遗尸近万具,两军将士的尸体几乎充塞了整个关门。腐尸出的恶臭千步之外都中人欲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