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只会添乱的阿济格(第二更!)(2 / 2)
好在最后多铎拿下了潼关,李自成主动撤退。要不然,天知道清军会不会在陕西载个大跟头。
事后多尔衮狠狠责斥了阿济格一通,丝毫不给这个同胞兄弟留面子。
阿济格却觉得十分的委屈。
不就是去抢马了吗,最终也没有影响战局啊。陕北还是被他拿了下来,凭啥还骂他?
多尔衮也知道阿济格心里是不服气的,故而事后做出补偿让他镇守陕西。
谁曾想阿济格还是不痛快,在多尔衮下令大举伐明的时候又来了这么一出!
多尔衮知道洪承畴的性子十分老成稳重,绝不可能跑舌头说胡话。
他说阿济格去蒙古抢马了,那这件事即便不是板上钉钉也是十有武官员中对陕西熟悉的,洪承畴绝对可以排在前列。
“奴才愿意为摄政王分忧!”
洪承畴之所以这么说,当然不是脑子一热的结果。事实上他是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考虑。
继续留在京师为多尔衮出谋划策当然也很好,但不容易出彩。
但如果去了陕西就完全不一样了。
阿济格是一个什么货色别人不清楚,多尔衮还不清楚吗?
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主持军务政务,不出乱子就不错了,指望他有什么亮眼的表现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洪承畴能够改变这一局面,使得清军夺取湖广,进窥四川将局面弄得风生水起,不就从侧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吗?
到了那时,满朝文武还有谁敢质疑他洪承畴?
作为崇祯朝的一位大佬,洪承畴十分清楚官场如战场。
要想屹立不倒,光靠君王的宠幸支持是不够的,必须拿出绝对的实力来。
而这是他留在京师所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前去关中辅佐阿济格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多尔衮并不笨,他仔细一想大概也明白了洪承畴的用意。
只是他有些不舍得啊,洪承畴可是有宰辅之才的能臣,就这么放去陕西真是有些浪费了。
......
......</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