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新任务(2 / 2)

加入书签

他原本的放肆被束缚了许多。

毕竟被两把灵体枪盯着,可不是一件感觉很好的事情。

扎营的地点就选在了学校没多远的山坡那里,能够时刻的监视着那里的情况。

就在这边的准备完毕的时候,另外一边,陆安康新一轮的时空生活也开始了。

......

北方总是透露着一股强烈的肃杀感,连风中也是一样。

这也注定了历史上的北方在不断的经历着战争的洗礼。

那干瘪的山坡上,陆安康看着四周贫瘠的土地,将人皮路引的信息提取出来。

“无业游民。”

这倒是一个好身份。

因为所有的人物关系只需要自己去塑造就可以了。

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便是好多了。

陆安康看着身边的一匹黑马,马鞍上系着包裹,以及一些简单的日用品。

他上了马,顺着感觉一路往南而去。

路过了几个村落之后,最终在一处小镇上停下。

因为他瞧见了一个征兵布告:

北魏可汗布告天下,今柔然犯境,现招天下英雄共讨之。

北魏?

是南北朝的北朝时期吗?

柔然?

应该就是在这个时间点。

陆安康心里琢磨着大致的时间线,陈刃心那边有关旧时征兵制度的资料也发送了过来:

南北朝时期,采用的是军户制。

所谓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历史上采用这一制度的大体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从西晋时的羌人起义开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并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权,这些政权实行汉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对汉人说,“北人为汝客,得汝一斛粟,为汝击贼”,对本族人说“汉人为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为了防治汉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汉人为兵,而世代为兵的北方民族逐渐成为军户,当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汉人为军户的。在南朝,从北府兵开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为兵的情况。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军户制。

军户在多数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纳租税,有的朝工还分给军户土地,而他们所要负担的就是兵役。木兰诗中的“昨日见军贴,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说明其家很可能是军户。军户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兵农合一,平时生产,战时打仗,节省了封建王朝的军费开支,又避免了征兵制增加农民负担及妨碍农业生产。唐朝中前期的强盛,与较好地执行了府兵制也就是军户制不无关系。

军户的来源很多,有本身为军被指为军户的,有因战争被俘或被掠为军户的,有因犯罪被没入军户的。在各朝称谓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设折冲府、鹰扬府等,唐设六卫,又分左右,各设大将军,为十二位大将军。在明为卫所,全国卫所成百上千,卫所有军田,军队自给自足。抗倭名将戚继光家就是世袭登州卫都指挥佥事。

军户制主要缺点有两个,一是容易废弛,国家一旦长年没有战事,军户就会因为军官奴役、掠夺军户妻女、政府加派杂差等产生逃亡,久之就会变得老弱而不能战,有的军官隐瞒逃亡或绝嗣军户不报,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后期,由于府兵制的破坏,唐政府为可战之兵,只能听认藩镇割据。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后卫所兵不能战,不得不大量募兵,参加东南沿海抗倭的部队就包括广西狼兵、湖北乡兵以及烟兵、漕兵等雇来的募兵,有名的“戚家军”也是募兵。

另一缺点,从北朝开始,府兵中产生的军事贵族势力抬头,而南朝宋、齐、梁、陈都由军事政变建立,唐高祖李渊祖父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参加瓦岗军的李密也是关陇军事贵族,这一状况到唐代,终于演变为以“安史之乱”为的延续到北宋的藩镇割据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国的空前分裂,世袭府兵养出了一批难治的骄兵悍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