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章:大治之世(1 / 2)

加入书签

因为来的太急,很多东西其实没有准备得太妥当,所以到了夜里,只能让随扈们搭一个简单的棚子!

于是一窝蜂的人,便如丧家之犬一般的挤在这棚子里。

这类似于窝棚的地方,连干草都没有垫,谢迁也是服了,自己堂堂宰辅啊,这地方既没有驿站,连轿子都进不来,车是休想的,足以把人颠散架了,至于马,倒是有,可在这崎岖之路上,人们亲眼看到一匹马在不慎之下,摔进了沟里,瘸了腿之后,大家便再不敢碰马了。

这小小的一个窝棚里,十几个大小官员。

谢迁的地位最尊贵,为了表示对谢迁的敬意,官职低的,尽力的睡在窝棚口一点,而如沈文这样的,则夹在中间,谢迁在最里,这是他最后一丁点的特权了。

谢迁心里感慨,进了这里,仿佛一切的秩序和官家的痕迹都消失了个无影无踪,自己堂堂宰辅,和难民又有什么分别?

还是陛下急了啊,若是不急,也不至让自己这个内阁大学士亲自来。

夜里的呼噜声,听得让人烦躁,可是上官的威严可以让人清醒时住口,却是不能让人睡着了不许打呼噜的。

谢迁也只有忍耐。

明月当空,偶尔听到点低泣声,谢迁也不知是谁在哭,懒得问,也不想计较了。

他深知这些老男人们,别看白日里说什么家国天下,到了夜里,照例也会想自己那可能正置身在危难之中的儿子,到了伤心处,也会哭。

哭是人类的本能,黑暗中的低泣,也令谢迁有些郁闷!

好不容易到了后出一个疑惑,到底……谁才是灾民?怎么感觉自己方才是灾民哪。

回头看看一个个衣衫褴褛的人,这些人……更像是逃难来的。

“是不是贼窝?”有人脸色惊惧地道。

“不像,贼人窝应当不至于如此祥和吧。”

“走,上前去。”谢迁顿了顿,最后咬咬牙下了决定,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有回头路吗?

千辛万苦的赶过来,身后的这些人无论如何都定要找到自己的儿子的,而他,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太子殿下。

于是他率先跨步上前,后头的官员们则一个个的伸长着脖子。

他们努力的东张西望,恨不得遇到人,而后逢人便问,看到我儿子吗?

这里……似乎已经没有了灾难的痕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