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4章 小雷音寺(1)(2 / 2)

加入书签

我也明白她的意思,立刻补充:“我担心的不是*,而是那些恨不得总统出事的反对党。北方大国不是铁板一块,很多地下武装、前联盟重型武器都处于失控状态,更不要说满街都能看见的*、突击步枪了。我们先说定了,无论发生什么事,唯一目标就是藏经冢。有人拦路的话,那就——”

鹰后在方向盘上一拍,咬牙切齿地接下去:“杀、无、赦。”

她打开了驾驶台下面的小门,从里面拉出一个两尺见方、半尺高度的铁匣子。

“大口径、大容弹量、大杀伤力、低后坐力*,是未向军警部队普及的新版本,用起来相当顺手,超过*百倍。”她说。

我掀开铁匣子,里面紧紧地排放着四把手枪和十个*。

从*和子弹的尺寸看,每个*里竟然装着三十发子弹,已经等同于*和突击步枪的容弹量了。

十个*外加枪身上自带的四个*,总共有十四个,合计四百二十发子弹,足够应付两个突击小队的联合进攻了。

“很好。”我由衷地赞叹。

“永远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句话好像是贵国的一位开国元帅说过的。”鹰后苦笑了一声。

她说得没错,论逆境实战,中国部队当得起“全球第一”的称号。

“专心开车吧。”我说。

我取出手枪,卸下*检查,然后重新装回去。

*是重型手枪之冠,但它在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容弹量极低,后坐力太大,而且发射子弹的间隔时间过长,一击不中,必定遭到敌人的反杀。

如果这四把枪符合鹰后所说的优点,那将是全球手枪的改良大作,北方大国的军工企业值得表扬。

车子接近居民区,我深吸了一口气,双手各握着一把枪,垂在大腿两侧,枪口对准车门位置。

“不要紧张,首都的治安一向很好。”鹰后低声安慰我。

“好吧,专心开车吧,有事发生,我会应付。”我说。

鹰后迅猛加油,车子从居民区内呼啸而过,连超了四五辆车,吓得那些司机疯狂鸣笛。

几乎在一眨眼的工夫,我们的车子就穿过了居民区,两边不再有建筑物,只是大片大片的荒地。

“看,我没说错吧,你实在太紧张了。”鹰后松了口气,拍着方向盘笑起来。

我也松了口气,把手枪放在膝盖上,抽了张纸巾,擦拭掌心里的冷汗。

“小心能行万年船。”我说。

“嗯,那也是你们中国人的名言。我真的很佩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想出了那么多名言,每一句都非常有道理。”鹰后笑着点头。

我并不以为自己多虑,也不认为经过了第一个居民区就可以万事大吉。现在,我只是利用两个居民区之间的距离进行短暂休息,以免自己的神经崩得太紧。

跟首都相比,港岛是个拥挤不堪的弹丸之地,而敦煌又是个过于荒凉、亟待开发的乡野。平心而论,北方大国的首都在地域、气候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配得上“大国之首”的地位。更何况,北方大国扼守着全球各国进入北极圈的陆地要塞,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纵观国际形势,五角大楼在中东不断生事,但对北方大国却是鞭长莫及,根本无计可施。

正因如此,如果电隼的政府崩盘,那将是五角大楼将触手伸进这里的绝世良机。

“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人伏击我们,会是谁?”我问。

鹰后摇头:“很难猜。”

我也摇头:“不难猜,敢在北方大国首都腹地动手的,只有五角大楼。”

鹰后转过头,飞快地瞥了我一眼,又转回去,继续平视前方。

很明显,她对我这个答案并不认同。

“不太可能,两个主权大国如果发生白热化近战,那很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鹰后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在冰冷的枪柄上轻轻摩挲,自言自语地回应:“看吧,接下来的伏击者就会帮我们揭晓答案。”

“不会有伏击者的,我相信,前面一片坦途,直达藏经冢。”鹰后再次摇头。

前面的确是坦途,毕竟这里是首都,公路平坦顺直,毫无颠簸之感。不过,那是普通人眼中的“坦途”,在我看来,却是无一处不藏着巨大的凶险。

人生之中也是一样,根本没有坦途,有的只是披荆斩棘、历经艰险之后的短暂平路。

在首都,枪是唯一可以倚仗的东西,而“以杀止杀”则是更为简捷的谋生之术。

“不要紧张了,我们很快就能抵达那个地方。对了,从中原得到的一些翻译资料称,这个默默无闻的寺院原来有个名字,叫作‘小雷音寺’。我猜那应该是音译,正确的名称早就无人记得了。”鹰后又说。

她似乎已经从电隼事件的悲哀情绪中挣脱出来,有说有笑,表情渐渐变得自然。

“小雷音寺也是中原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一个取经者蒙难受辱之地。”我说。

《西游记》中,妖怪幻化出一座酷似西方佛祖居所大雷音寺的庙宇,引诱取经者进入,四面下手,一起拿下,险些将齐天大圣困死于金钹之内,幸而有二十八宿神仙赶来救驾,将齐天大圣搭救出来。

“小雷音寺”算不上什么好兆头,但是现在,我已经顾不了太多了。

最快更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