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七章 其义可乎G(1 / 2)

加入书签

二三七.不乐苦活

眼前之黑,黑得是那么的深沉;

身心之坠,坠得是那么的幽邃;

慧能一念更念念之中,便千年当下,万里咫尺了——

在那遥远的时空里,或也是深夜漆黑漆黑之中吧,释迦摩尼弟子尊者阐陀久患苦疾在“衣被、饮食、卧具、汤药无所乏少”还“自有弟子修梵行者随意瞻病,非不适意”的情况之下,于其沉疴治愈无望的“苦痛逼身,难可堪忍”终下了“不乐苦活……欲求刀自杀”的决心。www.126shu.com

之时,

佛陀面对弟子知其“于色无常”的觉悟“信心坚固”,明其“于此身不起贪欲”的洞然“决定无疑”,因此不但遂顺了弟子的志意,更于众比丘睽睽之中公开证其“不住神识”已是有达了极乐之境……

这里,

佛陀绝无鼓励人一陷困境苦境便以自弃性命而寻求解脱的丝毫立意,因为其于弟子已得正果之证,本身就有一种善待生命、高贵生命、圆满生命的非常之义;之中如来于人无量慈悲的甚深之情,本就是在庄严生命而昭告世人应该追求更享受生命之乐而不是相反,因为那一切皆苦的甚深之义,或就在难得生命本应求乐受乐的吧?因此,百年苦乐于人而言说到底,活着便不是为了吃苦遭罪而是恰恰相反……

人,百年忧患之中所求当下现实之乐、未来期望之乐更终极永恒之乐,当然要倍加珍惜时光有限的人生历程了。因为只有如此,人方有机会去感知体味生命存在的真义,去充分享受生命完整过程的不同美好,但苦乐相生更心生法生一体的百年微妙里,那“朝闻道,夕死可矣”于有感有知、有知有感而遍感遍知更遍知遍感的独灵之人,那当下之时,是不是亦过隙转瞬之人可享诸乐俱足,更是可证生命完满之得的呢……

佛法宗旨,唯在觉悟百年去苦得乐。因此,人在透彻了世界本相而达生命至乐彼岸之后不乐形骸的苦活苦熬,有时真是可以“决定无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