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二章 陶家村(2 / 2)

加入书签

喝了一口水,叶枫这才继续说道:“春天的时候咱再去山里一趟,多挖些不同种类的花和树回来种着,慢慢修剪。这样一来,咱们家就一年四季都有花卖了。”

“而且我相信只要花盆烧制出来,咱们的花就不愁卖。这样一来,明年花盆的需求量就不会太少。而且一次烧制百十个,我相信比分几次烧制更便宜,也能省几个钱。”

“那烧制小陶俑干嘛?”叶氏问道。

“现在这些花啊树啊都太简单,保不准就有人模仿,到时候卖的人多了,价格就会被拉低。我准备做一些与众不同的、有更好效果的盆栽出来。例如,加上一些青苔,放一个小陶人,或者一只小公鸡,小猫小狗,等等。”

叶枫想说盆景,但几人未必听得懂,所以只能这样简单描述了。不过这些不是什么大问题,等自己做出来,他们自然就懂了。

叶枫一说完,陈继兴和叶氏便举双手赞同。

上次卖完花,他俩就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要多挖些树回来才行。只不过这段时间又忙又累的,不是收玉米就是收红薯挖土豆,还种冬小麦,才把这件事暂时忘了。

现在叶枫一提,他俩就想起来了。

虽然烧制花盆需要花一笔银子,但等花树大规模种植起来,多卖几盆花就回来了。他俩也知道,上次纯粹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这才能够卖那么多银子。

但是据叶枫说,品相和寓意好的盆栽卖个五两银、差一点的卖个二两左右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叶枫又道:“自己设计花盆的好处就在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花设计出不同的花盆,这样花盆和花才能相得益彰。有了标志,例如,我会刻上陈家村叶氏盆景,那么大家便都知道在哪里买了。”

这下,大家更没意见了。

托叶枫的福,一家人这一年来没少听叶枫说新鲜词汇,什么盆景啊,标志啊,设计啊,都是小意思,他们早就明白了。

例如,陈继兴就曾这样给千言解释什么叫匹配。

只听他对千言说:“匹配就是合适,合身,你穿爹的衣服肯定不行,爹穿你的也不行,我们只有各穿各的,这样才能舒服。”

叶枫听后,只想竖大拇指。

特别是叶枫说的刻上陈家村这个名字,陈继兴非常赞同。一来他家世代住在这里,心里隐隐有些自豪。二则他也明白,陈家村附近虽然有官道,但是若是不知道这些花出自哪里,也没有人上门买啊。

要是那些顾客能够自家上门来挑选,坐在家里就能收银子,岂不是更好。

叶枫见他俩感兴趣,便又问了这陶家村的情况。

原来,这陶家村顾名思义,整个村子都是从事烧制器皿行业的,原住居民又几乎都姓陶,所以便得了这个称呼。

这个村不仅烧制百姓们日常用的土罐、陶碗,还烧制一些精细的器皿。

美中不足的是,这陶家村离陈家村有些远,大约七八十里地。要在现代,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是在这只有牛车的年代里,实在是不知道要走多久了。

见叶氏和陈继兴都赞同,叶枫便问:“我们何时可以去陶家村啊?”

他有些等不及了。

现在这个季节正适合做这些,陈继兴都可以跟着,等开了春,地里的活一出来,又要忙到脚不沾地的,哪里还有心情做这些。

“三日后吧”,算了算家里的事情,陈继兴当即拍板,定下了这个日子。

闻言,叶枫想了想,三日就三日,这三日里他刚好可以设计出一些图案来,来装饰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花盆。

虽然很难达到现在的水平,但总比之前那个拿来盛鸡食的器物好。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这三日,叶枫绞尽脑汁地在脑海里想了很多图案,但最终都被自己否了,因为这些图案,不是太现代,就是用途太单一。

最后,在叶氏和陈五妹的帮助下,几人先是在叶枫提供的图案中选出了大家都喜欢的,又加上这个时空的元素,初步定下了“松鹤延年”图案的,预备着给老人贺寿时用;“早生贵子”的,给新婚夫妇用。

至于“金榜题名”的,是准备给预备科考的举子们用的;“财源广进”的,给商人们使用。至于“前程似锦”的,则留给那些想升官发财、更进一步的人使用。

定好这些主题,叶枫便又依据主题想出了相关的图案和点缀。待到将主题和图案一配套,叶氏和陈五妹都直说很好,非常地夺人眼球。

见二人都喜欢,叶枫这才放心。

他怕自己设计的这个时空的人看不懂,岂不是白白浪费心血。有了叶氏和陈五妹的加入,做出来的东西虽然算不得高大上,但至少接地气是没问题的。

而且还有叶枫把关,格调不会太低。

叶枫原本还想烧制一批题上诗句的,想想估计是烧制不出来了,而且就算是可以烧制,成本肯定不低,也就只有作罢,留待下次。

十一月十八日这天,一家人天不见亮地就早早起来了,带了昨天晚上就准备好的干粮朝着市集走去。

根据天色来看,叶枫感觉此时大约不过是凌晨三点左右。去陶家村可不是去城里,由于太远,村子里自然是没有牛车可去的。

但每日都有人去陶家村,因此城里一天中总有一趟牛车会往返于两个地方。但也只是仅有一趟而已。

若是去晚了,断断坐不上的。

果然,即便是天色漆黑,并无一丝一毫的光亮,但当一家人赶到城里坐牛车的地点时,车上的位置已经差不多坐满了。

见又来了四人,众人便催着赶车人出发。

那赶车人一看所有的位置已然坐满,且还有人挤着坐,也就同意了。

也许是因为天色刚刚蒙蒙亮,又或者赶车人的技术好,叶枫觉得这牛车倒比陈家村的牛车坐着舒服多了。

只是,虽然拉了帘子,但依旧不断有冷空气冒进来。因此,叶枫想睡,一时却又睡不着,只好睁着眼看牛车里的人。

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大部分和陈继兴、叶氏差不多,当然,也有一些是明显来自小康之家的,单单从衣着就可以看出来。

此外,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叶枫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看。且不是一眼扫过去的那种看,而是盯着看。

不过,随即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一来自己又不是小姑娘,根本没有人感兴趣。二则自己也无钱财,实在是不值得人盯着。

就这样想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路便变得有些不好走了,叶枫被来回颠簸的牛车弄得有些困倦了, 昏昏欲睡的。

想了想,反正这么早,叶枫便决定睡一觉再说。

又看了看千言,小丫头早已在叶氏的怀里睡着了。

一路颠簸,倒像是帮助叶枫睡眠的摇篮,叶枫很快便睡着了。

坐长途车什么的,哪怕是牛车,最是适合睡觉了。

等到叶枫被叶氏摇醒的时候,发现千言已经在啃干粮了。见叶枫醒了,千言便啃着干粮向他笑。

叶枫这才发现太阳早就升得很高了,又觉得自己有些饿了,想是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一把接过叶氏递过来的馍也吃了起来。

一边啃馍,叶枫一边往外探出头,想看看能否根据太阳看出大致的时辰。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已经是午饭后了。

一车人都懒洋洋的,有人在睡觉,有人在看着窗外不知道想些什么。

“这就是古代的长途汽车吧”,叶枫心道,只是,这车足够简陋,没有服务员,没有防吐药和塑料袋子,也没有移动的厕所,更没有移动影视设备。

有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位置,还超载。

窗外,由于所有的庄稼已经全部丰收,小麦也还未发芽,此刻的田野里一片空旷,偶尔出现的几个草垛子,提醒着大伙这里曾经也是一片庄稼。

地似乎是被精心犁过的,因此叶枫猜着是不是和陈家村一样,都是种的冬小麦。此外,这里的树都不是很高的样子,反正不如陈家村那般风景秀丽。

人们常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按照这个理论,陈家村山清水秀的,应该很富足才对,绝不应该是现在这般模样。

可村子里能够称得上富足的,又有几户?

在叶枫胡乱的思考中,又过了一会儿,叶枫觉得路边的树越来越低,仔细一看,似乎叶子上面还有一层细灰。

细灰?陶家村世代烧制陶器,到处都是窑,散发出大量的灰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脑中突然有一个想法闪过,想了想,叶枫便问叶氏道:“姐姐,这陶家村是不是快到了呀?”

闻言,叶氏一脸惊讶地看着叶枫说道:“看见前面那棵大树了吗?绕过去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因又问叶枫道,“你不是第一次来吗,你是怎么知道陶家村快到了呀?”

车上的人大部分都是来过陶家村的,有那第一次来的,原本想问一下的,但又忍住了。反正不管问不问,都能到。

叶枫和叶氏的一问一答倒成了他们的意外收获。

有那第一次来的,便同叶氏一样,有些好奇叶枫是怎么知道目的地快到了。

叶枫便对叶氏说道:“那,只看路边的树就明白啦!咱们村里的树,叶子上可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刚刚我看到路边的树叶上却沾满了细灰。想必是烧窑产生的细灰被风吹到到处都是,因此我便觉得陶家村应该是不远了。”

有那之前以为叶枫不过是蒙对的人,此刻也佩服起他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来。

听说快要到了,叶枫和千言都开始兴奋,他俩都是第一次来,还没见过怎么制陶呢。

特别是叶枫,他之前和叶氏、陈五妹设计好的图案终于可以烧制到花盆上了。

虽然这次暂时实现不了把诗句烧制到陶器上的想法,但是,他们设计的这些图案也不差,比集市上那些粗制滥造的花盆绝对要好上很多。

到时候,等自己的盆景有了名气,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花盆的需求量自然会越来越多。

如果这能够成为一个产业,自己还可以大量烧制花盆,琢磨出一些更加精美、高大上的图案来。

到时候,他只需在陶家村定制花盆,提高价格转手卖了,赚取中间价格都能赚一笔银子。

想到这里,他实在是有些等不及想下车去看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