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两篇文章(1 / 2)

加入书签

全媒体时代,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趋向于从网络上获取相关资讯,阅读报纸,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久远的记忆。www.126shu.com

这并不是说纸媒会就此消退或者消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下,纸媒面临优胜劣汰和行业洗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更看重优质精选的信息内容,真正有新闻价值、公信力、影响力的纸媒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

就好比如苏景手中的这一份,哦不,准确来说是两份报纸——《新华每日电讯》和《人民日报》。

对于苏文的诧异,苏景只是淡淡一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没有看报纸的习惯,不过老苏还是很喜欢看报纸的,所以家里订了报纸。刚才下车前,老苏就拿了这两份报纸让苏景带上。

虽然不知道老苏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但想到老苏的性格不会无的放矢,也不会跟苏景开玩笑,所以苏景还是老老实实地把报纸带上,丢都不敢丢。

首都直飞南都大概需要三个小时,苏景平时要么听着歌闭目养神,要么看看下载好的电影或者小说,说起来,看纸质书或者报纸,还是第一次。毕竟纸质玩意,带着还是有些麻烦。

调整一下坐姿尽量让自己舒服点,苏景展开报纸,挡在戴着墨镜口罩的脸前。还别说,这样确实是阻碍了别人好奇的视线。

新华社是华夏官方通讯社,是政.府层面上最权威的信息发布者,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媒体大多都需以新华社发的信息为基础,理论上华夏的新闻要以新华社为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时常会在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中有“据新华社……”的原因了。但苏景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都关注了人民日报,所以他率先看的是《人民日报》。

旁边的宁希竹也没有闲着,拿起了苏景放在小板桌上的《新华每日电讯》看了起来。

首先发现问题的是宁希竹,但紧接着苏景也在《人民日报》中看到了相关报道。

新华每日电讯:《素质问题还是职业危机:新闻伦理困境的再思考》

人民日报:《对传播现象深刻变化的思考》

前者认为,新闻伦理是新闻道德问题的核心,审视和讨论新闻伦理不可能脱离新闻新闻职业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新闻从业者对这种“职业伦理”的构建过程,试图将关注的目光从个人转移到新闻职业的历史,以及新闻职业与社会其他部分互动的过程,以此为起点,重新审视当下的新闻伦理。文章认为,当下华夏新闻伦理的混乱更与新闻伦理独特的生成特点、新媒体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社会转型期有着密切关系。

《新华每日电讯》只是刊登了文章的摘要,至于文章的详细内容,会在其旗下《华夏记者》杂志中完整刊登,而文章的作者苏景不认识,但是苏文知道,抛开其他名头不谈,其中让苏景惊讶的是,这个作者还是《华夏记者》杂志编辑。

虽然不是媒体界的从业人士,但在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公民记者”,苏景隐隐觉得,这篇文章高屋建瓴,有着引人深思的地方,有必要拜读一下。

而在《人民日报》的《对传播现象深刻变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到当今全媒体时代,一些曾经占据主导主流地位的西方传统新闻理念和新闻思想,事实上已无法解释和引导新闻传播现象和媒体发展,新闻传播领域亟需基于新技术变革实践上的理念创新。所谓的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创造出新的理念。而打破对西方“新闻自由”的定势和迷思,则是新媒体传播格局下新闻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先决条件。

文章指出,“新闻自由”是陈旧的思维定势,长期以来被西方新闻理论和新闻界奉为“终究价值”和“神主牌”,而这种对“新闻自由”的神化定势和迷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片面地认为“新闻自由”比新闻伦理重要;二是盲目地以为“新闻自由”就是新闻基本规律;三是没有认识到“新闻自由”不过是争夺话语权的口号;四是看不清西方国家标榜“新闻自由”的虚伪性。

同时,文章在肯定新技术和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手段更加多样化的同时,也指出必须清醒认识传播现象中的主要倾向和突出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新媒体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谣言丑闻,真伪难辨,从一定程度上说面临着“底线失守”的危机。

……

显然,高层已经把目光投到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和最大舆论场上了,而这两篇文章肯定不是无的放矢,俨然是高层释放出来的信号。

以苏景的政.治敏感度,他只能想到这一层,而背后是否有更深的目的,苏景也想不到,兴许老苏能想到吧。

但苏景很清楚知道,老苏把这两份报纸给他,目的也就是在这两篇文章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老苏对先前洋风娱乐的记者偷拍韩伊娜遗体一事的反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