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32(千万别只是昙花一现哦虚...)(2 / 2)

加入书签

高氏这心里一开心,话也忍不住变多起来,“傅大姑娘,今年的枣,我一定挑出最大最甜的给您送去。”

“那便有劳夫人了。”傅莹珠笑着应下,“莹珠有口福了。”

这一趟过来,顺利把枣给定下来了,傅莹珠是发自内心地高兴极了,“等枣子下来,按着集市上该有的价格算好,再交给夫人,夫人觉得可行?”

高氏点了点头,这些枣子,若是一直留到秋日,都是由她儿子带到集市上卖的,这遭傅大姑娘给包了,倒是省下了她儿子的功夫,也能让孩子多读会儿书,好好考取个功名。

枣的事情解决了,傅莹珠便起身想要告辞,旁的事情果真是半点也不多提。

“姑娘若是不嫌弃,不如留下来用饭?”高氏心里感激,见傅莹珠要走,忍不住挽留。

“前些日子,我去河边割了些新鲜的艾草,做成了青团,哎呦,火上还蒸着,差点给忘了!”

高氏冲进厨房,过了会儿,端了笼青团出来。

她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嘴里念叨着“还好还好、差点就糊了”,一边对傅莹珠说:“姑娘尝尝?”

傅莹珠其实早就闻到青团的香味了。

要不是闻着那股夹杂着艾草的香气,直接给饿了,她也不会急着想走。

此时正是饭点,傅莹珠又是禁不得饿的人,闻着这诱人的香味,她实在是好饿啊。

高桂花一片好意,傅莹珠也没推辞,接过对方递来的筷子,夹起一颗青团。

刚蒸好的青团还冒着热气,傅莹珠等着凉了点,咬了一小口,紧接着便狠狠咬了一大口。

这颗青团是红豆馅的,皮薄馅多,一口咬下去,不仅有艾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糯,还有馅团里红豆的甜。

这股甜不是糖精的味道,也不是后世多用的蔗糖甜味,而是食物本身自带淀粉分解出来的香甜味道。

傅莹珠吃一口,就爱上了。

又拿了个青团,放在口中咬,这一次青团是咸口的,包的是春笋馅,十分爽口鲜香,吃在嘴里,仿佛就把春天都含在口中,吃得傅莹珠分外满足。

春天来临时,农家会有采青的习俗,就是去野外找一些时令才有野草野菜,回来做些可口的饭菜,如此才能不辜负大地回春的恩赐。侯府每到一个时令,吃食也是要跟上的。

只不过,侯府距离城郊,终究有些距离,就是要采青,也要经过层层手续,买也好,送也好,总是要多点功夫的。

是以,最合时令,最新鲜的饭菜,还真就这些农家能吃得到。

今年开春的第一口青团,侯府的人还没吃上,傅莹珠先吃上了,还做得如此好吃,恰到好处的面团和馅料,很难不让人满意。

今天本只是为了枣而来,现在又多了一个青团,还真是来得十分值当的,不算白费功夫。

高桂花在一旁看着,心里稍有些惴惴不安,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东西,能不能合得来傅莹珠这种侯府出来的大小姐的口味。

听说城里的高门大户吃个点心也有很多讲究,擀面皮的一个人,和馅料的一个人,包起来的又是一个人。面点做得十分精细,看了也舍不得吃的程度,远没有他们如此草率,图个方便省事的。

直到看到傅莹珠一口接着一口,虽说细嚼慢咽吃香文雅,但表情餍足一副十分满意的模样。

高桂花一颗心落了下来,知道傅莹珠大抵是满意的。

满意就好。

她微笑起来,又找了双筷子给青桃,自己也拿了一双,不过高桂花倒是没急着吃青团,反倒是忍不住一直看着傅莹珠。心里暗叹着,自己要是也有这么一个女儿,就好了。

这姑娘果然生得标致,面容白净,讨人喜欢,只是看着她在那儿嚼来咬去,一脸满足,便能叫人跟着食欲大动。

高桂花在这一刻,心中生出了前所未有过的满足感。

要知道,她好不容易蒸出来两笼青团,要是给她那儿子吃,一会儿功夫就全给吞到肚子里去了,什么反应都不给的。

虽然,他是能一人吃掉几个人吃的份儿,可他性子急,平日里又是急着干活急着读书,虽说消耗大,吃东西多是多,但整一个猪八戒吃人参果,狼吞虎咽,也不管饭好不好吃,能垫肚子就行,从来只是埋头干饭。

哪像是人家傅大姑娘,吃相雅观,不仅看上去赏心悦目,面上时不时流露出的赞叹表情,简直像对她厨艺的表扬与嘉奖,让她这个烧火做饭的人心里骄傲极了。

要不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呢,就是她这个儿子已经算是贴心了,可比起和女儿相处的感觉,也是万万及不上的。

“傅姑娘,您喜欢的话,就再多吃点。”高氏看着傅莹珠,眼底温柔极了,甚至带上了点慈爱的眼神。

傅莹珠哪想到自己来这一趟,不仅能订好秋天的枣,还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点心,点了点头,咽下一口青团后,对高氏说道:“夫人真的好厨艺。”

“太好吃了。”一旁的青桃也很赞同,说着又往嘴巴里塞了几口,说话时,眼底居然还有点泪光浮现,青桃哽咽说:“我仿佛吃到了我阿娘做的青团呜呜呜。”

高氏见了,嘴角简直要扯到天上去,她笑了笑,自谦道:“是今年的艾草长得好,你们闻闻,这艾草的香味,可是我的手再巧都做不出来的,是艾草本来的香味啊。”

“夫人的手艺也是真的好,才没有耽误食材。”傅莹珠又夹了一个青团,“都要让我乐不思蜀了。”

“乐不思蜀?”高氏笑了,“这话我听不懂,可惜我儿子去河边修他造的那架水车去了,不到晌午约莫是不会回来,八成还得是我给他送饭去,不然,若是他此刻在这儿,便可以解释给我听听了。”

她这话叫村庄里别的妇人听了,定然会觉得,高氏又在炫耀她那会读书的儿子了。

若非能够考取功名,当上大官,在他们眼里,书生最是无用。

自古以来,皆是穷文富武,书生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人多了去了,能出人头地的又有几位。

谢家这书生,在邻人眼里,也是个不成大事的。

对于能炫耀儿子的高氏,村子里的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都觉得,高氏供着儿子读书还不如叫他去做劳工,不多赚点银子,怕是都最后连给她娶儿媳妇的彩礼钱都攒不出来。

而对于高氏的话,傅莹珠却是笑着倾听,并不轻看。田边的水渠她是亲眼见到了的,证明谢家这书生不是个死读书的,反而懂得学以致用。这一点,已经打败了许多人。

就是傅莹珠自己,如果没有学过相应的物理知识,也不会知道,水车的运转原理,要说设计建造,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一个优秀的孩子,和家庭的教育分不开关系,背后大多有一位聪明会教的母亲,可见她眼前的高桂花不是一般人。

而且她儿子脑子也活,造了水车和水渠知道收费,给家里填补家用。一路上,李夫人都在说高氏家里没了男人多苦多苦,可她瞧着,高氏家里虽然不富裕,但高氏这日子却过得比别人有奔头多了,人家骄傲,是有底气在的。

日子嘛,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哪需要日日盯着旁人过得如何。

等高氏将话说完,傅莹珠同高氏解释:“所谓乐不思蜀,就是快乐得不想回老家。”

“我一路走来,看见田地旁都有引渠灌溉,听人讲,是你家公子的手笔,看来是夫人教的好。”

一旁,正在吃着青团思念着母亲的青桃忽然停住了咬青团的动作,表情有些动容。

青桃听人说过,当初侯府头一位夫人,也就是傅莹珠的母亲,原本是个身子强健的,不知怎的,染了急病,治了几年都没治好,早早就走了。

后来,侯爷很快续弦了陈氏。

姑娘从小没了娘,又摊上了陈氏那种黑了心的后娘,日子过得真苦。

如今青桃自个儿吃到这个青团,还能回想起自己阿娘做饭的味道,可是傅莹珠呢?

她甚至连亲娘亲手做的饭菜,都没能吃上,也不知道自己母亲长得何种模样。

都是半大的小姑娘罢了,心思再深,还能如何?但凡姑娘少时过得好一些,有个人能为她遮风挡雨,也不至于被陈氏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逼成如此稳重老成的地步。

说来说去,全是那个天杀的陈氏的错。

这一想,青桃都要哭了。

高氏见青桃这种表情,还当是她的青团里有石子,把青桃的牙给硌疼了,连忙问是怎么回事,青桃鼻子一吸一吸的,瓮声瓮气道:“我想我娘,我也心疼我们小姐。”

高氏这才在恍然间,想起从村妇口中听到的一些事情来。

听说那位之前管事的侯府夫人,是侯爷续弦的继室。

那眼前这位傅府的大姑娘,莫非是侯府前一位夫人所出?俗话说得好,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这姑娘的日子,恐怕没她一开始想的那么好过啊。

想到这,高氏眼神更是怜惜,简直恨不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招待傅莹珠。

-

在高氏这里用了点儿青团与灰水粽,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傅莹珠拜别了高氏,启程回京。

用了人家的青团和粽子,临走时,傅莹珠叫青桃偷偷在人家的灶台边,放了几块碎银子。

就当是为高氏培养国家栋梁的事业添砖加瓦了,这家人的日子过得贫寒,她也不好意思白吃白喝人家的东西。

一路上,为了赶着回京,傅莹珠一行可谓是快马加鞭,临近京城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接近傍晚,城门差点就关上,要赶不及了。

看来,不仅喝酒误事,吃青团也误事。

不过回想起高氏的手艺,傅莹珠也就觉得,此时的颠簸算不上什么了。

金乌西坠时,侯府这边刚刚用起晚膳。

老夫人郁郁寡欢,食欲并不旺盛。

傅莹珠离开的时日越久,老夫人心里越是念叨,每日拜佛礼佛时,不仅仅是求菩萨保佑她那个棒槌儿子,也求菩萨,保佑保佑她的宝贝孙女傅莹珠。

除了保佑傅莹珠身体安康,还要在心里记挂着,担心她在乡下遇到难缠的事,自己应付不来。

老人家心事多,总是容易想多,哪怕求了菩萨保佑,可想到孙女儿可能会遭人刁难,甚至后悔起了要让她管铺子的事。每日,精神总是不太好,吃饭也不是很有胃口。

早知就不要那么着急,要回铺子后便全权撒手、叫她一个小姑娘自个儿管着。再不济,也该叫叶妈妈去给搭把手帮帮忙才是。这把她独自放出去,历练是历练了,可一想到孙女儿在外头受挫,她自个儿心头也难受。

这么久没回来,也不知道孙女儿在外面吃了多少苦。

老夫人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傅莹珠回来了。

和木樨堂的凄风苦雨不同,陈氏的汀兰院这边,开心得像是要过年一样。

老夫人食不下咽,陈氏却是每天都恨不得让人加餐,高兴到要多吃两碗饭。

在陈氏看来,傅莹珠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闯到自个儿的地盘上撒野去了,焉能有个好下场?不被扒一层皮,都算不错的了。

虽说这几日她寄给掌柜们打探消息的那些信件都没有回音,可陈氏并不担心。

这番,傅莹珠到庄子上去,一连几日没有回来,八成是在那边遇到了天大的麻烦。不然傅莹珠怎么可能在那种穷乡僻壤待得住?

即使那些做掌柜的死了一样没给她回信,可她就当是他们忙于应付傅莹珠,在好好替她做事,不计较了。

看来,这些掌柜的,庄头们,很对得起自己给的价钱,果然没有白费她的期望,拿了钱就乖乖干活。

不仅把傅莹珠给拖住了,还让她吃瘪,缠着她在乡下,回不来。

傅莹珠拖的时日越久,老夫人这边就越是挂念,能直接把老东西的身体拖垮,就最好不过的。

这就是一箭双雕,叫她们这些日子总给她难看。

正开心着,陈氏理了理自己的衣裳,笑盈盈的让人给自己重新挽了挽发髻,悠闲道:“走吧,去木樨堂用饭,总是让我那个婆婆久等了,不是个好儿媳该做的事情。”

一想到去木樨堂,就能看见老东西臭着一张脸唉声叹气、挂念着傅莹珠担心她在外面受苦的表情,陈氏心中就是暗爽。

如今也该老东西来尝尝,傅明珠被送走时,自己是个什么滋味了。

这个啊,就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好风水已经轮流转到自己这儿,如今该头疼的,就是老东西和傅莹珠了!

陈氏带着满心的欢喜,来到了木樨堂,坐下后,眼睛好好转上了一圈。

傅莹珠的身影依旧不见。

还在乡下受苦呢。

陈氏那叫一个得意,明知故问道:“哎呀,大姑娘还没回来啊。”

老夫人本就挂念着傅莹珠,陈氏一提,老夫人的脸色更是难看许多,简直恨不得自己也雇一辆马车,到庄子那去,将自己那正在受苦受难的孙女儿带回来。

柳叶突然掀了帘子,一脸藏不住的喜色,急匆匆走进来。

如此冒失不得体的模样,陈氏正想替老夫人出声呵斥,可还没等她开口,就听见柳叶迫不及待地对老夫人说道:“老夫人,老夫人,大好事呀!您派在城门口等待消息的人回来禀报说,大姑娘的马车,赶在城门闭门之前,已经进城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