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课(1 / 2)

加入书签

有了南朝这些人的前车之鉴,李晓诗就算再忙,也抽空加塞地挤出了点时间,简单地去了解了一下北朝皇帝们的事迹。

虽然课本上介绍的有,但课本选取的大都是对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作用的,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而像是南北朝这些持续时间不长,又没有任何价值的,基本都没有。

上次直播被科普了一些,所以李晓诗这次在看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饶是如此,在得知北朝这些人的“光辉事迹”时,她头上还是忍不住冒出了好多问号。

这都不只是“不遑多让”的程度了,这简直是……呃。吐槽归吐槽,直播还是要直播的。

周末,在做完作业的几套卷子后,李晓诗打开了直播。

这次的时间依旧是在周日,其实这也不是她要选的,是周六都拿来做作业了——她还是班上作业做完得快的那一拨呢。

大家好呀,我是李晓诗,我来啦。

李晓诗清清嗓子,一贯地不啰嗦:“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的词语成语,大家应该都很耳熟,那么它们都是怎么来的呢?东山再起我们上次就说过了,这节课会说到剩下几个,它们其实都是来自于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北方政权对东晋造成军事威胁的那一场大战,也就是淝水之战。”

“通过之前的课,大家也都知道了,东晋可以说是非常弱势的;那么这样弱势的东晋军队,是怎么才能抵挡住势如破竹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前秦军队的呢?

观众:是啊,怎么赢的呢?

等等,他们好像从天幕里已经听过很多一听就不可能赢的战役了.…

嗯,感觉也不是太意外了。

“在五胡十六国的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之间既有争斗又有融合,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啦,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说完标题,她直接引入正题:“那这节课的第一部分就是‘淝水之战’。“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被苻坚建立且统一了北方的前秦、以及偏安一隅南方避祸的东晋。”

“当时前秦十分强大,疆域也很大,东边到大海边,南边到达汉水,西临龟兹国,北边则是大漠——在苻坚的治理下,前秦很是强盛,和

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苻坚已经统一北方,当然想去统一全国。所以在公元383年的时候,他强征了数十万大军: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浩浩荡荡一帮人往南出征了,想要彻底把东晋给灭掉,一同全华夏,成为新的大一统政权。

六十万加上二十七万,近九十万了,难怪苻坚会号称百万大军,这和所有打仗都喜欢把人数往多了报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之前提到,这场战争和苻坚对峙的是谢安,其实也不完全对,因为谢安的主要职责是督管长江下游的五个州郡,他是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谢玄北上抵御北方来军的,是个运筹帷幄统筹全局的位置,谢玄才是前方的主将——淝水之战让谢家的谢安谢玄谢石等人都得以青史留名,这个东山再起的故事我们就不再多讲一遍了。

“面对前秦的‘百万大军’,晋军迎战的才只有八万精兵。所以苻坚有一句话,是说他们的人把马鞭扔到江水里,都足以让江水断流了。”李晓诗解说道,——这就是投鞭断流的典故。

刘彻把玩着一个小盒子,嗤笑出声。

自大。

太自大了。

自信心膨胀起来真没点谱的。要是真得意得很,那还至于跟人家隔江对峙吗,直接扔马鞭啊,扔进去,把江水断流,大军不就直接可以过江跟对方打了么?

当然了,这纯粹就是没事找事,看苻坚不顺眼,刘彻自己也知道。

那能顺眼么?

晋再废物,那边也是汉人居多;他一个大汉的皇帝,总不能因为这苻坚有点政绩,就可以盼着胡人来占领华夏、统领全汉人吧?

“面对前秦大军,八万东晋士兵团结一致,从容应对。”说是这么说,但真到那时候,谁能从容?这可是超出十倍的人数差!

“在决战快爆发的时候,东晋这边提出让前秦稍微往后退一退,好让这边过河之后再打,毕竟隔着河也不好打。

王翦摇头:“不能退。”

打仗最重的是一个士气,能进就不要退,更别提百万军这么多人,那必定会有前后的信息差,不是所有后方士兵都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的。

还未战就先开始往后退,后边说不定就会人心惶惶,万一认为前方

吃了败仗呢——

李晓诗这时候却没继续说前秦的应对,而是插了个别的内容进来:大家还记得王猛吗?

霍去病点头:王猛嘛,那个……嘶,那个苻坚的军师是吧?

卫青:“苻坚的丞相。”

霍去病:……恩恩,是丞相、丞相,是个汉人。

李晓诗:“苻坚南下的时候其实王猛已经去世了。他在去世前曾经嘱咐苻坚,说晋虽然在吴越那样的地方,但晋仍然是天下汉人们心中的正统政权,所以咱们暂时不能去跟他们硬碰硬,没有必要去磕这一块,对于晋,咱们还是跟他们交好比较好。王猛还劝苻坚,说希望我死了之后你不要去打晋朝,图谋晋的土地,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打击北方的其他民族,那些鲜卑人和羌人,始终是咱们的心腹大患,所以希望能先把他们慢慢除去,才能来让咱们的江山社稷安稳下来。

嬴政点头:这是个有才能有眼光的人。

不管怎么样,就算要一国对六国,也总要有个轻重缓急的。晋朝就在那里,他们被逼到了最南方,还能做什么呢?

就让他们先待着呗,势力又算不得最强,还有江水那样的天然屏障,去打的话吃力不讨好,但这屏障也是双方的,对面也很难渡来打这边,所以两边暂时和平相处,优先把北边国内的这些能征善战的部族都杀灭收复才是最明智的。

等彻底把北方的问题和隐患解决,再边存储实力边慢慢和南方磕,总能图之。

不过看这淝水之战,就知道苻坚肯定是没有听王猛的建议。

李晓诗也正说到这里:“但是当时前秦发展的太好了,苻坚本人也有些自满了起来,他认为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东晋给拿下,所以就发动了这场战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苻坚这时候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到了一种地步,那当东晋方面提出要过河来打架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

还能怎么做,那肯定是同意了啊。观众们答,弹幕一条接一条地刷上去。仗着人多势众,自己又骄傲自满,那铁定是应了。

李晓诗点头:“对的,他答应了。但苻坚也不是真的自满到糊涂了,他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的打算是在晋军过河时候,突然发起袭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样肯定就能大获全胜。

程咬金乐:“

打仗这种事,那可不就是你有你的桥我也有我的船么,苻坚这回是真的可惜了。”他们是清楚那些事的。

“但苻坚没想到的是,对方提出过河也是有计谋的。”李晓诗也说到了这里,“在前秦的军队正在后撤时,他们的大后方突然有人开始喊——‘秦军被打败了!,前秦军队立刻就乱了起来,踩踏死伤无数,阵脚大乱,晋军趁机发起攻击,前秦军队一溃千里,苻坚也中箭负伤,只能带着残余兵士逃回了北方。”

王翦:就知道是这样。

这是什么,这是哗变,是炸营,是营啸。

原本就是一个极为恐怖的事,更别提还是前秦这么多人数的军队了,能不哗变才是难事,但….

王翦苍老的脸上微妙地僵了一下。

为什么这李晓诗一口一个“秦军”的,听着好怪啊!能不能说全?前秦就前秦,什么秦军,怪别扭的。

李晓诗听不到老将军的心声,她正科普相关史事中的另一个成语典故:“前秦军队虽然人数很多,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导致行军的时候前后能持续千里,战线太长了,真正能到前线的也就三十万人。隔着淝水,他们望向对面山上的草木,都会觉得全是晋军,所以还没开始打就对对方心生了一定的忌惮,这就是‘草木皆兵’;在战败后的逃亡中,秦军士兵更是听到风的声音鹤的叫声都要以为是晋军追来,正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啦。

说完这些,她开始做小结总结:“淝水之战和我们之前学到的很多战役一样,都是很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在这一战之后,苻坚和前秦也彻底失去了一统的实力,甚至连前秦内部也开始发生矛盾,很快政权就土崩瓦解了,北方再一次陷入了分裂和混战。

唉。

观众叹气。

就说这苻坚,你要是争点气,听听王猛的话,不好吗?

老百姓们可不管你是汉人还是什么人,你只要能对百姓们好,那就是好的,来当皇帝就行——虽然王猛说的不错,他们始终觉得南边那个晋才是正统的政权,大家也都有叶落归根的这种想法,而且说实在的,“不管是汉人还是什么”确实是假话,大家都会有种族意识、对蛮夷的确看不大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